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鄧佳明指出,感冒在中醫稱為「肺氣虛」,就是免疫力較差,形成容易感冒體質,中醫調理也可治療感冒。(記者杜龍一攝)

 

記者吳淑華/南市報導

感冒即現代醫學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是具有傳染力的疾病,通常是人與人之間的口鼻飛沫傳播而致病,抵抗力較弱的人就容易感冒,中醫認為「正氣不足則虛」,「正氣」即為「免疫力」,例如常常酷酷嗽的人,在中醫稱為「肺氣虛」,就是免疫力較差,形成容易感冒體質,中醫調理也可治療感冒。

 

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鄧佳明指出,「感冒」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疾病,感冒一詞首見於宋代《仁齋直指方》:「感冒風邪,發熱頭痛,咳嗽聲重,涕唾黏稠」,意指感冒的表現大致上為頭痛、發熱、咳嗽與流鼻水等,其症狀從過去到現在並沒有多少改變。外邪入侵人體,肺往往首當其衝,《小兒藥證直訣》:「風邪外感,肺必首當其衝。以肺司呼吸,風寒風熱,皆是口鼻吸入之氣」,說明外邪即病原體,在侵襲人體後會產生風熱風寒等一連串令人不適的症狀。

 

鄧佳明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改變,再加上季節變化的反常,都使得身體無法好好發揮協調功能,讓人變得容易生病。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出現鼻塞、鼻流清涕、頭痛與身體寒冷等症狀時,屬風寒證;而出現痰涕色黃、咽喉疼痛、惡寒發熱與咳嗽等症狀時,則屬風熱證;若是出現頭暈重脹、鼻涕黏稠、心下痞悶與腸胃不適等症狀時,則為暑濕證;中醫師依據證型的不同給予相對應的方藥,例如葛根湯、銀翹散與藿香正氣散等。另外,鄧佳明醫師表示中醫也能有效處理體質虛弱與月經來潮的感冒;在針灸與按摩療效方面,選用風池、鼻通與足三里等穴位(如下圖),都可有效減輕感冒所帶來的不舒服症狀。又現值炎炎夏日,高溫天氣令人難受,若時常進出冷氣房,則會使得原本擴張排散熱氣的體表毛孔瞬間收縮,導致熱閉於內,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中醫治以清熱利濕,首選甘露消毒丹。

 

鄧佳明醫師提供「防風黃耆飲」,時時飲之,可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黃耆六克、防風六克、甘草三克,將藥材洗淨後混合,再分成三等份,用茶包袋裝備,加熱水沖泡,即可飲用,功效:益氣固表,疏散風寒,可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發生!

 

 

 

關鍵字:感冒 也可看中醫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