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骨科醫師蔡尚霖說,骨鬆性骨折微創手術治療效果佳。(記者杜龍一攝)

記者吳淑華/南市報導

一位七十五歲吳姓婦人,因患有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而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在一次半夜起床如廁時不慎跌倒後,覺得腰部劇烈疼痛及右側臀部疼痛而無法行走,就醫後發現為腰部脊椎第一節、第二節壓迫性骨折以及右側股骨轉子間骨折,衛生福利部骨科醫師蔡尚霖,經施以微創錐體整形手術及微創鈦合金股骨髓內釘骨折復位固定手術治療,並配合背架及藥物的使用,順利於數日後出院。

蔡尚霖醫師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偏偏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臨床表徵就是沒有症狀,也因此很容易被一般人所忽略。一旦驚覺到自己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時,通常都已經因為跌倒而造成骨折後才察覺。蔡尚霖醫師說,該名吳姓婦人,出院後回診安排骨質密度檢查T.score,發現患者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隨後便於門診安排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此外,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的紀錄顯示,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可以高達二十%,相當於乳癌第三期的存活率!因此如何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便顯得更加重要。

蔡尚霖醫師指出,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醫學會的建議,以下這些人應該接受骨質密度的篩檢: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或七十歲以上男性;六十五歲以下且具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即將停經並具有臨床骨折高風險因子的婦女,如體重過輕、先前曾經骨折、服用高骨折風險藥物;五十至七十歲並具有骨折高風險因子的男性;脆弱性骨折者(指在低衝擊力下就發生骨折);罹患可能導致低骨量或骨量流失之相關疾病者;所服用藥物和低骨量或骨量流失有相關者;任何被認為需要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者;接受治療中,用以監測治療效果者;有骨密度流失證據而可能接受治療者。

蔡尚霖醫師提醒防治骨質疏鬆症,除了接受篩檢外,平常應該增加鈣質和維生素D3的攝取,並且多從事荷重運動、肌力增強運動和平衡訓練加上改善居家環境,使用防護設施以防範骨折的發生。蔡尚霖醫師建議民眾,可下載手機軟體:「Dr.Bone認識骨鬆」,這是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醫學會製作的,方便民眾增加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上Google.play或是Apple.store搜尋下載。另外,骨折風險評估工具的網頁「FRAX」,是由WHO及世界骨鬆基金會根據台灣資料庫建立的,蔡尚霖醫師也建議民眾,可以根據自己個人資料估算未來十年內發生骨折的機率以提供預防和治療上的參考。 

 

關鍵字:衛福部 骨科 醫師 發表 骨鬆性 骨折 微創手術 治療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