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前金管會主委龔照勝傳出與友人餐敘急性心肌梗塞辭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韋朝榮19日出席一場健康講座後表示,溫差過大、激烈運動、情緒不穩、用餐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好發時機,這幾種情況容易誘發心臟血管缺氧,猝死機率高,特別是患者多不知道自己心血管已經嚴重堵塞導致搶救不及,呼籲民眾除了要對平常不以為意的胸悶提高警覺,最晚一定要在40 歲開始進行心血管相關定期檢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3 年國人十大死因,儘管癌症仍居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連續蟬聯7 年(2007 ~2013)十大死因的第二名,美國國家心臟、肺臟及血液研究院與波士頓大學,在美國麻州佛拉明罕鎮進行的一萬兩千人、六十年的持續性研究,結果發現,男性心臟病中,高達62%的人,是第一次心臟病發作就心肌梗塞或突然猝死,女性的比率也達46%,而且之前完全沒有任何預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韋朝榮昨日出席一場健康講座後也表示,臨床上,心肌梗塞病人約有20-30%人是第一次發作,也是最後一次發作,除了氣溫溫差過大導致血壓變化過大,激烈的運動也是心肌梗塞好發時機,此外,一家人歡樂用餐常見年長患者突然胸悶不適緊急就診,這是因為吃飯時血液多往腸胃供應,心臟血含量不但相對不足,倘若供應心臟的血管又發生阻塞,心肌更容易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使心臟產生梗塞。

過去名人心肌梗塞病逝的案例不少,國泰集團第二代、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年初寒流來襲即因心肌梗塞於自家過世,享壽66歲;玉山盃青棒賽台東縣主投許乘睿去年五月傳出拉完單槓後猝死,則是激烈運動導致心肌梗塞一例。

為了預防與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呼籲最晚40 歲以上族群每年應該定期接受檢查,隨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健檢項目更應視個人危險因子以及遺傳家族史如三高來做增減。

一般來說,心電圖、抽血驗高、低密度膽固醇、高敏感度C 反應蛋白(hs-CRP)、運動心電圖,以及血管硬化檢測儀,都可初步篩檢心血管疾病,此外,透過非侵入性檢查如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來發現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可有效對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更好的預測。

關鍵字:情緒不穩 用餐 急性心肌梗塞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