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台慢性C肝患者估計超過52萬人,若不治療可能惡化成肝炎、肝硬化。由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與國內肝病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透過科學模型,分析台灣目前C型肝炎盛行率、慢性感染率、治癒率等流行病學資料,發現若使用C肝新藥,到了2030年可降低52%的C肝慢性感染率及76%末期肝病死亡率。

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大學副教授李美璇表示,台灣目前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約52萬2000人,新發感染率大約每10萬人會有3人感染;不過C肝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又擔心「干擾素」、「雷巴威林」傳統療法會帶來噁心嘔吐、肌肉酸痛等副作用,每年僅約1.5%、約8000人進行治療。

研究團隊以每年8000名治療人數為基礎,若持續使用傳統藥物治療C肝,到了2030年,整體C肝慢性感染率約可降低44%、罹患末期肝病死亡率減少16%;同樣情況下,如使用全口服小分子新藥,則可降低52%盛行率以及30%死亡率。
 

研究更指出,若這項藥物普及,2030年使用新藥人數達3.4萬人,整體C肝慢性感染率將減少87%,預估可大量減少C肝造成的肝硬化、肝癌,並降低76%末期肝病死亡率。
 

此外,李美璇說,目前健保給付的傳統療法,會因為不同的C肝基因型讓成效打折,其中被稱為難治型的第1基因型C肝病毒,治療成功率約75%,第2基因型約為9成。
 

但新型口服藥物較不受限於基因型,副作用也較少,治癒率達9成7,研究推估普及使用的確能明顯降低盛行率與死亡率。但目前新藥一個療程將近新台幣200萬元,且需自費,如何降低費用,將成為搶救更多「肝」苦人的關鍵。

關鍵字:C肝 口服 新藥 肝病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