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袁慧心/宜蘭報導】

「有唐山公沒唐山嬤」早期的宜蘭人或多或少都有噶瑪蘭血統,我們居住地也會有加禮宛、踏踏路、貓里霧罕等地名,但住民常常不知道這些舊地名意義,只是從學校片段學習到自己是噶瑪蘭人。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古老先民被掩蓋住的歷史記憶,尚待我們去挖掘探訪。


▲縣議員黃適超深刻體認,台灣歷史尋根的重要性(記者袁慧心攝)
 
1997花蓮新社噶瑪蘭人返鄉後,因而引起宜蘭人探究噶瑪蘭人根源是否在花蓮的疑問?之後文教界慢慢開始關心噶瑪蘭被迫遷的過往。然而,這幾年老輩凋零返鄉交流中斷,噶瑪蘭相關文化調查紀錄、傳承再次陷入斷裂危機。


▲噶瑪蘭豐年祭典一景(圖片來源:網路)
 
縣議員黃適超有鑑於此,主張縣府應每年邀請花蓮噶瑪蘭人返鄉祭祖和文化交流。同時有噶瑪蘭舊社村落應由縣史館編寫部落村史,讓在地人知道自己土地發生的歷史;更要求縣國中小學每學期辦理噶瑪蘭文化週,將噶瑪蘭人文歷史透過學習、體驗達到傳承。
 
實際上,很多宜蘭人雖然具有噶瑪蘭人的血統,但對噶瑪蘭歷史文化往往是一知半解,住在加禮宛的林文明先生表示,早期聽說鹿港有摸乳巷,加禮宛人也說在社區活動中心前有排竹圍,陰陰暗暗的長輩都說那是「摸乳巷」,後來聽噶瑪蘭文史專家邱水金老師說那是台語諧音的「亡靈」墳墓之地。另外加禮宛人到花蓮七星潭玩,竟然發現附近地名也叫「佳里宛」還有佳里小學,同時村子雖然稱季新村,村中信仰中心全名是「加禮宛開山廟」,外面還稱作「番仔國聖」。從總總事例知道,噶瑪蘭雖已列第11族原住民,居住在宜蘭人對先民舊社之事,幾乎幾近淡忘,宜蘭縣府在推動本土教育應該尋根找本,歷史不能遺忘,村村有村誌,文化要傳遞,返鄉交流不中斷。
 
針對噶瑪蘭文化的歷史探究與文化傳承,宜蘭縣議員黃適超受訪時表示,有三個建議:一、希望花蓮與宜蘭的噶瑪蘭人可以繼續互相交流,舉辦文化活動,來傳承文化歷史。
二、希望縣史館對於現有的36個噶瑪蘭聚落,要寫村落歷史,讓宜蘭子弟瞭解噶瑪蘭人在宜蘭的發展的歷史過程。
三、希望學校在每個學期裡都要舉辦噶瑪蘭週,讓這些學子們能體驗、傳承到噶瑪蘭認真、打拼、勤奮的精神。
 
在戰後台灣歷史研究受到長期的壓制,到了解嚴之後以及前總統李登輝主政,對於台灣史的研究才逐漸有了喘息空間。不過,通常這類研究多半僅限於狹小的學術領域中,在教育與生活上並未與地方結合。因此黃適超認為,為了落實地方精神,以及延續先民的歷史記憶,應該找回屬於台灣人的歷史,尋回台灣人民與宜蘭人的真實故事。
 

關鍵字:宜蘭縣 花蓮縣 噶瑪蘭 黃適超 台灣歷史 原住民史 台灣文化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