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奇美吳昱勳醫師介紹大腸急躁症並提醒注意飲食及規律生活。 (圖片來源:記者吳仁傑翻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大腸急躁症是國人常見疾病的一種,經常發生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此外會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其實類似有這些症狀的人並不少見,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大腸急躁症也許不致命,但卻是令人很討厭的毛病。
 
大腸急躁症的發生相當常見,其中以年輕女性的發生機會最高,台灣的發生率約17~22%,且男女之間的發生率並沒有差異。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昱勳醫師表示,曾有位50歲婦女求診,看似健康的她卻有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因患者長期拉肚子,每天五到六次,有時候甚至十幾次,造成患者無法正常上班。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昱勳醫師表示,現代社會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上,所承受的壓力都很大,因此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的問題,像上述這位婦女有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就是典型大腸急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最
常見的症狀。
 
在治療方面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醫師與病人之間關係的建立,改變生活型態與壓力調適,多多從事運動也會對症狀改善與減緩症狀惡化有所幫助,再來是飲食上的控制,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的症狀,此外酒類與咖啡會刺激腸胃道,皆應儘量避免食用。
 
吳昱勳醫師說,這位婦女在門診接受了大腸鏡的檢查,確定沒有大腸實質上的疾病後,依照醫師的指示改變了飲食習慣與接受藥物治療,大便的次數已經有明顯地減少,雖然每天仍有兩到三次的排便,但已不至於影響生活而且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即每週至少一天有反覆性的腹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並有以下情形中的兩種:1.與排便有關;2.有排便次數的改變;3.有排便型態的改變。但是因為這些症狀並沒有專一性,所以有下列“警報”症狀發生時要特別小心,包含大腸或直腸出血、夜晚或持
續性的腹痛、體重減輕或是抽血結果異常(貧血、發炎或電解質異常),此時則會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或其他影像檢查來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病因。

關鍵字:柳營奇美 大腸急躁症 胃腸肝膽科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