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翻攝網路)


圖、文/王孝聖的新聞時事觀

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至聖先師之所以如此認為,乃因才智出眾者,若缺乏品德操守、德行修養,則對社會的危害,將更甚於資質平庸者。許多詐騙案與智慧型犯罪的案例中,犯罪手法往往超過常人想像,就是最好的明證。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都偏重在課業的「智育」上,就算教改多年之後,上學受教育的目的,仍然不脫讀書、考試,為出社會時能謀求好工作、好收入、好前程而努力。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面子問題,專注於子女學業成績的好壞,其實不足為奇,但教育單位對學生的品德、思想教育,難道可以因為家長的不重視而有所輕忽嗎?

教育部所要求各級學校實施「品德教育」,但從學齡前的幼兒教育,到大專院校的高等教育,擔任實務工作的教職員,恐怕對所謂的「品德教育」,大多流於交差應付了事的心態。原因不外乎:少子化危機、家庭教育的偏廢、民眾自我意識高漲,以及社會氛圍過度偏重民意,缺乏對教育專業的尊重,導致教師對品德教育就算有心也無能為力。

少子化導致教師工作機會減少,學校經營日漸困難。為了留住學生,教職員幾乎動輒得咎。加上政府強調「愛的教育,禁止體罰」,導致教師的懲教權如同員警的執法權一般,經常處於執行與適當與否的天人交戰中。諷刺的在於自從禁止體罰之後,青少年的犯罪率不降反增,而且犯罪的兇殘程度更令人憂心。倘若「愛的教育」真能取代責罰,我們社會又何須設置刑法與相關處罰規定。況且,成年人犯罪需要接受懲處,但學生犯錯卻不能施以責罰,邏輯之矛盾,實在匪夷所思,無怪乎品德教育難以落實。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三者息息相關並相互影響。但低薪環境下,家長往往為了維持家計而精疲力竭,很難再有餘力做好親職教育。更何況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導致的家庭問題頻傳,更遑論對子女的教養。

而家庭狀況優渥的家庭,家長卻不見得在乎子女的品行。從小到大給子女的,除了有求必應的金錢、物品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補習與才藝教育,但親職教育卻一樣被忽視,反而常見以其優越的社經地位,動輒對校方說三道四,甚至動用民意代表施壓,導致教育的專業被貶視。
再加上民粹主義盛行,政治力嚴重干擾教育專業。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有樣學樣,所以在校園中拉幫結派,形成教職員不敢干預的惡勢力;或是以巧言令色的欺瞞手法應付師長,導致教職員難以察覺其行為偏差。這些都不是教育部制式化的「品德教育」、「愛的教育」,能夠解決的品德教育問題。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雖然擔任教職者必須要有使命感,但過多惡質化的整體環境,卻不是擔任教職者所能扭轉。社會必須認清品德教育的不足、連最起碼的尊師重道都已經被偏廢,更遑論犯罪率的居高不下。

讓教育回歸應有的專業化,並引導子女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尊重他人的觀念,了解尊重群體價值觀的重要性,未來才有可能創造向上提昇的臺灣。

 

關鍵字:觀點 王孝聖 德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