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4)、林試所 嘉義中埔分所傅昭憲主任(5)、雲林縣政府秘書長黃玉霜(6)、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業務課課長陳榮宗(7)(照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2015年起,得到雲林縣政府的支持,認養了雲林臺西海園,積極進行海岸造林。

二年多來,面對種種海岸造林的不利因素,獲致林試所、生態工程專家及聯安診所、聚陽實業、艾丁頓洋酒、寶湧公司等企業的贊助,以多元方案,突破海岸造林的嚴峻條件,大幅提高海岸造林的存活率。並進一步於2017年,以臺西海岸造林的經驗,與林務局、新北市政府及和泰汽車合作,將海岸造林延伸至包括麥寮濁水溪出海口保安林等六個縣市,共30公頃的土地。期望能帶動各界響應,為國土保安,守護地球家園盡一份責無旁貸的義務。

慈心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氣候及環境受海洋影響很大。基金會體認到海岸造林具備的防風、定砂、降低鹽霧危害、抵擋海潮侵襲、維護海岸線土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等功效的迫切與重要。雖然海岸造林因環境嚴苛, 困難度很高,但基金會秉持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以關愛大地、關懷生命及遇難不退的心,於2015年起,主動與公部門合作,承接海岸造林的重大責任。

程禮怡進一步說明,雲林臺西海園匯集了種種海岸造林的嚴峻因素,地層下陷、土地低於海平面一米,海水倒灌、土壤鹽化、夏季烈日、冬季強風、缺水等。慈心基金會面臨艱鉅的挑戰,擔任起資源整合規劃與種樹執行,並接洽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等專業單位,同時邀請生態工法專家張文賢老師指導,苗圃業者提供馴化苗,以及獲得聯安診所、聚陽實業、愛丁頓洋酒、寶湧公司等企業贊助方式,經營出海岸造林的參考模式。

慈心基金會在臺西海園,以生態工法營造12公頃的人工濕地,提供種樹所需的淡水資源;墊高種樹地點防止海水淹灌;種植馬鞍藤、蔓荊等地被植物來保土定砂;訂定適地適性的植樹策略,例如種植木麻黃來防風沙,栽種黃槿來抗鹽等;選擇馴化環境之原生樹苗適應濱海惡劣環境; 於連續雨天種樹以克服乾旱。至今,臺西海園已栽種了30種濱海原 生植物,總計25,000顆樹,存活率達7成以上。

逢甲大學地層下陷研究團隊,近日針對本案評估其對地層下陷區的貢獻,認為基金會營造的這12公頃人工溼地,為當地整片海水入侵、土壤鹽化,帶來唯一淡水的地表及地下水。而在該處大量種樹,幫助蘊涵淡水資源,成為地層下陷區,減緩海水入侵的第一線。

 


 

另外,在麥寮濁水溪出海口,已於日據時代種植許多木麻黃,歷經自然環境洗鍊,許多已呈現老化衰退,森林出現破空的狀態。慈心基金會與林務局合作,預計於破空處新植原生樹苗,並且加種一些原生耐陰灌木或小喬木,營造複層的森林結構, 增加該地生物多樣性,活化老化的海岸林。又因中南部海岸地區降雨量少,加上全球氣候變遷,乾旱期增加,新植栽的樹苗越發存活不易。

面對此困境,慈心基金會研發專利環保水寶盆涵水技術,將雨水或人工補水收集到盆中貯存,利用毛細原理導水到土中,提供樹苗水分。盆蓋可避免陽光直射,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流失,同時減少強風直襲,提高樹苗的存活率。水寶盆的材質可自然分解,不造成環境額外的負擔。目前於麥寮地區進行該項技術之測試。

慈心基金會於2010年推動「種樹護地球」活動至今,已獲得海內外超過75,000人迴響,總種植數量已逾287,000棵;今年,基金會將海岸造林的經驗拓展,進一步與林務局、新北市政府及和泰汽車合作,於新北市萬里,苗栗後龍、雲林麥寮、嘉義布袋、屏東恆春及臺東東河,全臺共6個縣市的海岸線,預計栽種10萬棵樹,總面積達30公頃。面對種種困難與挑戰,基金會希望以人與自然共榮存的理念,持續以傾聽、互助、共同解決的心向各界學習,將海岸造林的成功模式,提供臺灣乃至世界的參考典範,恢復美麗的海岸林,帶動全民打造國土永續、健康和樂的世界。
 

 

海岸造林常見樹種介紹


馬鞍藤:
馬鞍藤是一種泛熱帶性分布型的種類,幾乎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的海邊都有它的蹤影;臺灣幾乎也是全島(包括離島地區)的礁岸、砂岸地區,都很容易看到馬鞍藤。由於在「節」的地方有不定根長出,所以馬鞍藤固砂堅石的作用也非常強。

蔓荊:
定砂植物、抓地力強,適合地被植物,具有水土保持的功效,也是優良的定砂植物。

木麻黃:
常綠喬木,臺灣所見的木麻黃多數是木賊葉木麻黃。木麻黃綠色的木枝又細又長像針葉,枝上多節,很容易拔開。每個節上有退化的細齒狀葉,形狀不明顯,在節上形成淡顏色的環節;樹皮有細縫,長片狀剝落,質地疏鬆;果實是木質化的小毬果,只有1.5公分長,橢圓形。木麻黃常常種植成林來防風,由於它全株都是細絲狀的枝椏,能讓風從空隙間滑過,不致造成樹的壓力,於是就算在強風的海邊環境裡,也依然能長成高大的喬木。

黃槿:
常綠喬木植物,可高達4-7米。樹幹灰色,葉廣卵形或近圓形,革質,頂端急尖,基部呈心形,背面淺灰白色,密披茸毛和星狀毛,表面有鹽線體排出鹽份。花為總狀花序,單生於葉腋,或由數朵排成腋生或頂生;花冠鐘形,黃色,中央暗紫色;種子無毛有散生乳頭狀小疣。黃槿有抗鹽抗旱的特性,可作為熱帶海岸地區防風、防沙、防潮的優良樹種。

草海桐:
草海桐性喜日照,耐旱、耐風、耐鹽霧,為海岸線最親密的植物之一。在背風面,草海桐的植株能夠長到3公尺左右,但在迎風面,草海桐會儘量壓低自己,並且將莖葉演化成肉質性的質地。半圓形的白色花朵,造型特殊,值得細細品味。成熟的果實多汁而味甘,可以生食。草海桐是常見的海岸樹種,常在砂原後方的海岸林前線叢生,也常和林投、黃槿等樹種混生,形成海岸灌叢,為優良的海岸防風植物。

瓊崖海棠:
瓊崖海棠為典型的熱帶海岸樹種,厚質的葉片表面具蠟質可防鹽害,也屬於熱帶海漂植物,果皮高度耐鹽,果實富含充氣組織,可被海水漂流至遠處。根據林務局調查,瓊崖海棠為適於經滲洗處理之鹽漬地的造林樹種之一,亦為相當適於珊瑚礁地形復舊的原生樹種之一。

水黃皮:
常綠或半落葉性中喬木。莖單幹直立。奇數羽狀複葉,小葉 3-7片,長橢圓形或卵形,長6-12 公分。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紫紅色。莢果扁平刀狀,成熟時褐色,不開裂,莢果能藉水漂流傳播。防風:抗風耐鹽性特強,為優良海岸樹種。
 

關鍵字:慈心有機 農業 臺西 海岸 造林 種樹 雲林縣政府 國土 保安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