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7月9日台南市安平運河旁都會舉辦「孤棚祭」。(圖/翻攝網路)


【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每年農曆7月9日,台南市安平運河旁都會舉辦「孤棚祭」的儀式,以孤棚架設「魂路」、引導水中孤魂上岸,這個祭典是由台南市安平區靈濟殿所辦,也是當地唯一的孤棚習俗,與農曆七月中元普渡完全無關,但已傳承百餘年,相當罕見。

「孤棚祭」是由安平港仔尾社靈濟殿所舉辦。(圖/翻攝網路)

據了解,「孤棚祭」的孤棚是由1根船隻主桅及4根木柱所架成,長度都不同,約6公尺至7公尺,棚高約4.72公尺,棚上有「篙餞(台語)」(竹篙)及祭品,再由棚台架設白布延伸到水中,稱為「魂路」,以引導水中孤魂上岸。民俗專家表示,「孤棚祭」的緣起可追溯到清咸豐二年(1852年),相傳當時有個碼頭工人陳柱,與人發生衝突,失手將對方打死,因此被捕入獄,數月後,陳柱意外獲釋,當地居民認為是神明和「老大公」的關係,故決定於每年農曆7月9日舉行敬神及祭拜儀式。

▲「篙餞」由供品紮成,數量反應當年經濟狀況。(圖/翻攝網路)

「孤棚祭」中所祭拜的「老大公」,是指領航者、掌舵的人,位階較高,可從水中經由「魂路」登台,但「老大公」的隨從不能登台,廟方也會在孤棚下方準備「便菜飯(台語)」招待。而孤棚上方豎立「篙餞」,其數量可反應出當年的經濟狀況,若景氣佳,酬神還願的人多,「篙餞」就會插滿孤棚;若景氣差,信徒賺不到錢,「篙餞」相對就少。

遽聞曾經有一年,棚台上有支「篙餞」是用洋菸所綁成的,原來是有信徒買賣香菸賺了不少錢,才用這種方式還願。「孤棚祭」通常從晚間7時開始,直到夜晚11時(子時),廟方擲筊確認圓滿後,才完成整個儀式,但也曾經有過擲筊一直未成,直到隔天凌晨1時許的狀況。而在地方文史工作者蔡義明考證與努力下,終於讓「孤棚祭」被登錄為台南市定民俗,市長賴清德也將於明晚「孤棚祭」時授證。

 

關鍵字:台南市 安平運河 孤棚祭 篙餞 傳承百餘年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