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師生合影。(圖/第一科大)


【亞太新聞網/記者廖銘瑞/燕巢報導】

談到典寶溪,您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透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師生的巧思與巧手,復刻在地社區的傳統產業「漁網墜」,將典寶溪上游至出海口的人文與地理景色典藏封存,透過「水漾,典寶溪水環境意象展」,傳達親水、近水,及大學與在地鏈結的重要性。

典寶溪發源自高雄市燕巢區烏山頂,流經燕巢、大社、橋頭與梓官,從蚵仔寮出海,全長約25公里。由於典寶溪支流流經第一科大燕巢與楠梓校區,儘管師生與之朝夕相處,卻鮮少深入了解。

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謝濬澤和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教師陳建志共授的跨領域實務專題,便帶領七位跨系所學生策劃典寶溪水環境意象展,將典寶溪上游至出海口的沿岸特色記錄下來。

謝濬澤帶領學生田野調查後發現,鄰近學校旁的楠梓區清豐里(舊稱土庫)因土質黏密,較不適合種植作物,但卻是製作磚瓦、漁網墜的絕佳材料。其實漁網墜是捕魚時協助漁網下沈的工具,亦有固定漁網的功用,在日治時期,土庫地區便興起許多製作磚瓦與漁網墜的工坊,直至鉛製魚網墜的出現,陶製魚網才逐漸沒落,成為老土庫人的共同回憶。

為了復刻「漁網墜」這項傳統產業,陳建志指導學生利用poly(樹脂的一種)做出漁網墜模型,再結合典寶溪沿岸20個景點特色,像是烏山頂泥火山、電鍍工業、臺灣糖業博物館、滯洪池、魚塭等,將其意象鑲嵌於內。

20個漁網墜,勾勒典寶溪的人文地景和歷史變遷,像是典寶溪流經果菜市場,學生利用香蕉、鳳梨等果皮和枯黃菜葉嵌入;或是典寶溪流經化學工廠、金屬工業區,學生則用螺絲等物品象徵。

參與製作的劉同學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製作烏山頂泥火山時,因不明原因弄巧成拙,導致成品像極泥火山,非常唯妙唯肖。此外,還有民生廢水內則是充斥雜毛、蟑螂、煙蒂與垃圾,希望藉此主題喚起大家對環境的重視,不要再將垃圾隨地亂丟或掃進水溝。

第一科大校方表示,展覽目的希望呈現出典寶溪的人文與生態,讓第一科大師生更認識典寶溪這條就在我們身旁卻從未注意到的美麗溪流,「水漾,典寶溪水環境意象展」將在第一科大財金學院廣場展出至12月27日,日後將移至校園內展出。

關鍵字:第一科大 通識教育中心 漁網墜 典寶溪上游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