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邱駿清解說「NMDA受體腦炎」的易發部位。(圖:記者孔亮云 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描述《紐約郵報》24歲年輕女記者,出現疑似精神疾患的症狀,後經確診為「NMDA受體腦炎」,最後治療痊癒,她還寫下自傳,使這個罕見疾病廣為世人所知;在台灣也有這樣的病例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邱駿清醫師,於2012、2016、2017年收治三位病例,其中的兩個病例「比罕見還罕見」。

第一例是2012年收治的20歲男大生,全台首例、全世界第二例確診的男性病患,住院500多天,男大生最後順利返校並完成學業;第二例是2016年收治39歲的張美筑,其年齡並非主要罹病族群,可說是「比罕見還罕見」,住院300多天,9月15日出院回家;第三例是2017年收治的第三例是26歲青年小偉,從發病到甦醒、轉普通病房,只用了80天,將於1月5日出院。


▲NMDA受體與中樞神經傳導有關,分布於前腦、腦下垂體、下視丘、邊緣葉系統,和記憶與學習有關。抗NMDA受體腦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張美筑第一次發病是2016年11月3日,在工作中突然臉部抽搐、口吐白沫,疑似癲癇發作,經送急診,醫師開立癲癇藥,觀察一陣之後就讓她回家。家人指出,第一次發病的前十五天,張婦脾氣變得很暴燥,語無倫次還有肢體暴力,張婦於11月6日再次發病,且陷入長時間的昏迷,經家人送急診進入加護病房,觀察近一個月,腦部仍然持續放電,但她已經插管、無意識,11月30日轉診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由邱駿清醫師收治,透過血清,腦脊液,以及電腦斷層檢測,確診為「NMDA受體腦炎」;經過將近一年的治療,張美筑終於恢復意識,開始慢慢對外界有反應,並於2017年8月轉到雲林基督教醫院就近照顧,9月15日出院回家。

邱駿清指出,目前全球個案報告,這種病症大部分以女性病患為主,而且是在兒童發病,最小還有18個月大,17、8歲的年輕女性也是主要族群;張姓婦人年齡並非主要罹病族群,「比罕見還罕見」。這類疾病雖然罕見,但能夠早期診斷、早期免疫治療,減少發病期間的神經損傷,預後是可以期待的。邱駿清表示,目前國外報告是平均18個月恢復,「不過,病人痊癒後,可能會有一些適應期,基本上,腦部受體長好了、功能就會慢慢恢復。」


▲NMDA受體腦炎患者張美筑(左)和小偉(右)在邱駿清的治療下,終於慢慢康復。(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邱駿清提醒民眾,NMDA受體腦炎第一階段「發病期」,約數天到數周,主要症狀即是急性精神症狀,意識亂混、性格及行為改變、幻覺妄想等,之後開始會出現手足抽動、僵直及自律神經失調等以神經症狀為主。但隨著病程進展愈來愈嚴重,必須插管治療,一定會轉送到神經科或重症加護科別。邱駿清建議,「如果突然出現嚴重癲癇病人,發病前完全沒有病史,又合併曾有急性精神症狀,就要考慮可能是這類疾病。」=

NMDA小辭典:

NMDA受體與中樞神經傳導有關,分布於前腦、腦下垂體、下視丘、邊緣葉系統,和記憶與學習有關。抗NMDA受體腦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即免疫系統的B細胞出現了NMDA受體的抗體,攻擊自身受體構造。導致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狀、意識障礙、低通氣、癲癇發作、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異動症(dyskinesias) 等的神經或精神症狀。(彰基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  邱駿清 醫師 整理)

關鍵字:彰化基督教醫院 NMDA受體腦炎 個性行為突變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

熱門新聞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