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林國成諮詢時要求,市府應以專案加速審理海砂屋的都更程序。(照片/資料照片)


【亞太新聞網/記者蔡富丞/台北報導】

海砂屋結構安全鑑定,欲速則不達!北市有27處海砂屋結構安全鑑定會勘結束後,住戶才收到建管處的開會通知單,影響1,800餘位海砂屋住戶權益的會議,竟「零住戶參加」!臺北市議員林國成認為,建管處加速海砂屋結構安全鑑定重建固然重要,但通知「沒到位」,住戶「零出席」,換來的不只是民眾對於市府觀感不佳再添一筆,更重要的是,會議的效力更令人質疑,而建管處在會勘前的準備工作及在會議上的努力更是徒勞無功!

科學家示警2018年將是「地震年」,地震跟其他天災比起來是最難預測的,卻也往往造成最嚴重的災害。正因為2018年將進入「地震年」,有機會發生更多、更大的地震,柯市長於107年2月12日召開的市長室會議,要求建管處列管的46件須拆除重建之海砂屋,已達3年須自行拆除期限者,限建管處3個月內完成相關結構安全鑑定及後續安置等配套措施。而建管處為完成使命,委託臺北市建築師公會、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臺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共同派員於107年3月23日至4月2日期間至各列管案件進行會勘。據資料顯示,建管處總共花了10個工作天完成了40場的安全會勘,平均每天趕4場會勘。

林國成議員接獲投訴,民眾在107年3月23日上午11時才收到建管處於當日上午9時30分召開的「海砂屋危險程度判定專案審查小組會勘』之會議通知,且據了解,社區共80戶住戶多數亦發生同樣狀況,甚至有人於3月28日才領到信件!

投訴民眾質疑,這種開會通知單有何意義,這樣的海砂屋的現場會勘竟成了市府海砂屋重建的形式上動作!且經他詢問建管處承辦人員,建管處竟回覆該郵件已於3月22日交付郵局一語含糊帶過!另外,建管處承辦人員更回覆民眾,這樣的會勘只看海砂屋的外觀來認定,有沒有民眾參與沒什麼差別,民眾對此質疑,建管處用「肉眼辨識」海砂屋的危險程度,公信力與專業淪喪,如此潦草行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更有可能令海砂屋的居民希冀快速重建的夢想與機會落空!

林國成議員調閱資料發現,建管處為加速完成使命,於3月21日起分別對於臺北市40處須拆除重建之海砂屋共上千名住戶,寄出「海砂屋危險程度判定專案審查小組會勘』之會議通知,但竟有27處在會勘時「零住戶參加」!也就是說,這27處海砂屋共1800餘位的住戶,可能發生與陳情民眾相同狀況,「收到開會通知單時,會議已結束」。他痛批,市府竟多數在開會前一天才將公文送至郵局,導致民眾無法在會議前收到通知。

林國成議員指出,市府依「臺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自治條例」第7條第1項訂定「臺北市列管須拆除重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未依限停止使用罰鍰處分裁罰基準」從103年開罰,又於106年10月3日公告修正實施,罰得更多更快,對於臺北市列管須拆除重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未依限停止使用者,分3階段裁處,處以5,000元至60,000元不等的罰鍰。據資料顯示,台北市共2,273戶須拆除重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其中有301戶未依限停止使用,而這301戶總被裁罰件數為778件,分別為5,000元676件、10,000元17件及60,000元85件。

林國成議員認為,民眾陳情買到海砂屋已經是倒楣一輩子的事了,屋主當然希望早日重建,都更之路卻是漫漫長路,整合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才進入都更程序,但是程序繁瑣複雜,非一蹴可幾,卻又開始接到一張又一張的罰單,搬不走非所願而是能力不及,必須等到都更程序走完,建商的補助才有能力租屋搬家。

林國成議員要求,市府應以專案加速審理海砂屋的都更程序,並且針對已經在走都更程序的海砂屋住戶不要再落井下石了,建議裁罰對象排除同意戶,只針對不同意戶,給不同意戶壓力以加速都更重建,對於同意戶不應再以罰單及強制執行逼迫搬家。

此外,市府應對於「開會通知單送達的效力有疑慮」的海砂屋,重新召開「海砂屋危險程度判定專案審查小組會勘』會議。此外,日後應注意公文寄送時間,至少要在開會前10天寄送公文予民眾,避免發生送達效力爭議。最後,許多海砂屋住戶不時發生嚴重樓板坍塌,絕大多數海砂屋居民十分盼望重建,而建管處及臺北市建築師公會、土地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工業技師工會,卻以「肉眼辨識」海砂屋外觀的危險程度,他認為,應「入內判定」,實際了解海砂屋的狀況。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