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於106年12月至107年7月進行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之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圖/環保署提供)


【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環保署昨(25)日公布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之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結果公布後引起民眾恐慌,環保署也在今日說明,目前評估結果顯示海鮮含有微型塑膠對於人體健康風險不高,仍鼓勵民眾吃海鮮。

環保署於106年12月至107年7月進行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之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

調查結果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數量範圍為0至6根/公升;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0.2至5.2個,經鑑定檢測出之微型塑膠多屬常見之塑膠材質。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法,但透過材質鑑定,可以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特別是長期且大量應用於餐飲、食品、製造業的一次用塑膠、包材與化纖製品。此類物質深入民生消費習慣,如常見隨意丟棄之寶特瓶、塑膠袋、瓶蓋、吸管、塑膠飲料杯及各種人造纖維產品等。儘管目前世界各國尚未建立針對微型塑膠的健康風險評估與安全容許標準,但上述生活塑膠物品裂解產生之微型塑膠,很可能會經由生態食物鏈及飲水被人體攝入。

對於微型塑膠可能造成之風險部分,環保署說明,依據聯合國2017年之魚類及水產品中微型塑膠(Microplastics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報告,文中說明目前評估結果顯示海鮮含有微型塑膠對於人體健康風險不高,因此,綜整微型塑膠可能的危害風險與海鮮的營養價值評估,仍鼓勵攝食海鮮。

關鍵字:環保署 微型塑膠 健康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