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鴻良/台北報導

台灣水資源分配不均,近日又發生重大旱災,教育部表示,透過「永續校園計畫」補助學校設置雨水、中水回收設備,要學校用於沖廁所、植物澆灌,盼能節省寶貴的水資源。

中水便是「再生水」,將洗手水、洗菜水等經過過濾、沉澱,二次利用,達到節省資源的效果。近年來已有不少學校重視雨水和中水的回收。

雨水和中水回收,主要用於澆灌和沖廁所,但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水,如廚房、洗手等,仍應使用自來水。教育部近日也積極宣導正確用水觀念,並要求學校逐步清查用水設備,規劃經費逐年改善。

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已有在校園內設置人工濕地,計可儲存800公噸的雨水,此外設有沉澱槽、過濾設備等淨水設施。整座校園就像一個大型的雨水再利用系統,有高達60%降在校園的雨水,都能被妥善利用。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復興國小,則是透過別出心裁的建築物設計,妥善利用體育館和教室的高度差,設置兩段式雨水收集系統,儲存容量高達117公噸。學校還開發課程,讓學生瞭解其中原理可珍惜資源。

關鍵字:水資源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