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邱鏡淳與藝術大師康木祥及收容人代表,在整建完成的「清泉一號吊橋」旁,一同為鋼索雕塑《蛹生》進行安裝作業。(特派記者張建奎攝)


【亞太新聞網/特派記者張建奎/竹縣報導】

位在五峰鄉張學良文化園區吊橋旁,出現了一座巨型鋼索雕塑《蛹生》裝置藝術,這是由國際級環保藝術大師康木祥,以舊有吊橋鋼纜為創作材料,並和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獄的18名收容人化身為十八羅漢,花了17天時間共同洗刷、磨練洗淨其汙垢後創作而成。作品中剛柔並濟、永續自然的創作哲學,融入部落特色的編織意象完成此作品,也展現「傳承」、「永續」意涵。

縣長邱鏡淳今(7)日上午也戴起工程帽,完成最後的安裝作業。他表示,以再生、循環經濟的概念導入張學良文化園區,讓原鄉的文化與藝術結合,配合周邊環境的整理後,準備在19日上午進行開幕儀式。整合張學良文化園區的歷史故事、清泉溫泉以及國際級的藝術大作,可望吸引國內及國際觀光客到訪。康木祥大師則說,一生當中從來沒有用吊橋鋼索創作過,這個巨大素材的堅韌,一定能為新竹縣打造新的觀光亮點。也預告在11/19開幕當天,將邀請旅居紐約的國際舞蹈家簡珮如,在現場用現代舞與鋼索雕塑對話。

《蛹生》為康木祥藝術大師首次挑戰以舊有吊橋鋼纜為創作材料,並和化身為十八羅漢的收容人共同洗刷、磨練洗淨其汙垢,讓人感受內心沉澱、蛻變,獲得重生希望之意涵。作品透過上百度高溫彎曲、型塑,融入部落特色的“編織”意象,猶如「蛹」之造型,比擬生命在未成形之前,充滿無限想像與可能,讓最純真生命之美,破繭而出,永續流傳。

配合整建完成的「清泉一號吊橋」19日的揭幕啟用,將可串聯五峰清泉溫泉館、將軍湯、張學良故居、原住民族館、三毛故居、清泉天主堂、清泉藝術之森及裝置藝術-森之蛹,以及部落內的瀑布、吊橋、步道等文化景觀設施,共同打造一個與國際接軌且具有人文、藝術文化特色的清泉風景區。

 

關鍵字:百年鋼索.重生.裝置藝術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