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老師許鎧麟試吃同學包的茼蒿水餃。(圖/高雄科技大學)


【亞太新聞網/記者廖銘瑞/燕巢報導】

「高麗菜在鍋內滋滋作響」、「茼蒿鮮肉水餃迸出新口味」、「國民美食泡麵混搭蔬菜三明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通識課程「科技農業概論」的期末課堂有場特別的成果驗收,39位大學生透過與學校鄰近的農場合作,農場主人把部份空地規劃成學生菜園,學生從播種到收成、再從產地到餐桌,歷經半年的農務學習後,期末迎來一項艱鉅任務,必須親手為自己煮出健康、美味又創意的菜餚,挑戰自種自採自食。

開設「科技農業概論」課程的教師韓長龍表示,該課程開設迄今已三個學期,以科技農業和永續環境為主軸,協助學生了解友善耕作環境、改善農業缺工與行銷農業加值。韓長龍解釋,主要是因為高科大學生多是科技、管理、財金專業居多,「如何讓學生快速了解農業在做什麼,最快的方式就是帶他們下田」。這門課藉著地利之便,與鄰近的燕巢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惠芸農場合作,為學生開闢耕作園地,種植茼蒿、萵苣、蘿蔓、白菜、番茄、高麗菜等,也帶學生走訪梓官區李法憲有機農場及旗山區摩利元水耕蔬菜工廠,親見農業與科技的運用實例。

韓長龍認為讓學生從真槍實彈的農務勞動,可直接啟迪他們對農業的認識,這麼做當然不是要每位學生去務農,而是讓學生在農業現場親眼目擊、親手觸及的過程中關心農業,例如機械系的學生會去思考智慧生產這一塊、行銷系的學生會去思索農業行銷這部分、環安系則會考慮友善環境的面向。 39位修課學生分為6組,各自守護一方菜畦。由於惠芸農場離學校3至5分鐘距離,學生則自動自發輪流照顧園圃,日復一日,就有老師笑稱,平常課堂也沒看他們如此認真。課程進行期間曾採收一回,分別被學生拿回家煮食,而在學期倒數第二堂課,韓長龍突發奇想,學生採收蔬菜後,何不讓他們試著料理?希望學生與土地親近之餘,還能進一步思考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意識每天吃下肚的食物從何而來,如何影響飲食、健康與環境。

6組學生分別端出2至3道菜餚,其中兩組料理運用國民美食泡麵、三組安排鍋物料理,十足反映學生外宿講求快速與方便。其中一組推出不插電料理,簡單將新鮮蔬菜洗淨就完成五顏六色的生鮮沙拉,及創意料理泡麵蔬菜三明治,獲得評審老師的一致讚賞。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二年級學生王碧山表示,這堂課讓他學到「有付出就有收穫!」,他說,以前看到「有機」兩個字覺得很奢侈,經過農事體驗讓他顛覆以往的想法,可以學習種田又可以吃到健康的食物。

另一組則推出茼蒿水餃,讓評審老師嘖嘖驚奇,環安系教授賴俊吉試吃後表示,一般人不會想到做茼蒿餃子,這是因為茼蒿是一種會縮水的青菜,拿來做水餃容易出槌,而學生僅花2個小時就包了120顆餃子。還有一組選擇韓式部隊鍋,該組學生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三年級劉郁琴表示,這堂課有許多實際操作的體驗,讓她收穫很多,她還笑說:「我以為這堂課會讓我變瘦,沒想到一直吃、一直吃,反而變胖了!」讓她哭笑不得。

關鍵字:高科大 韓長龍 賴俊吉 惠芸農場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