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凱嵐醫師表示,髖關節鏡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較輕微且恢復較快。(圖/記者鄭順彬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鄭順彬/臺南報導】  

髖關節鏡手術的適應症,包括: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髖關節週邊骨刺造成的夾擠症狀)、髖關節內的游離碎骨、髖關節唇破裂、早期的髖關節退化、髖關節滑膜炎及感染性關節炎。醫師說,這些疾病經休息及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後仍無法改善時,可用髖關節鏡來協助診斷及治療。   

成大醫院最近一名60多歲女性左側鼠蹊部痛了約半年,走路有時會「軟腳」,尤其是要跨坐上機車後座時倍感疼痛,在外院診斷為輕度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但未達需置換人工關節的程度,因此僅能給予藥物治療及復健,但症狀仍持續。患者因此到成大醫院求診,經磁振造影診斷為髖關節早期退化合併關節唇撕裂,經與患者溝通後,安排了髖關節鏡手術清創及修補關節唇,術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疼痛只剩1分,也能回到之前的活動狀態。

成大醫院骨科部許凱嵐醫師表示,髖關節鏡技術在國外已行之多年,國內這幾年陸續引進。手術方式只要在髖部週邊先開2-3個1公分的開口,將鏡頭及器材伸入其中觀察關節內部結構是否異常,且可同時進行各種組織修補或切除的手術,是兼具診斷及治療的精密手術。因傷口小,術後疼痛較輕微且恢復較快,大多數接受此術式的病人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許凱嵐醫師也指出,髖關節鏡手術並非萬能,對於嚴重的髖關節退化性病變、髖關節缺血性壞死,髖關節週邊的骨折等,有時仍需要開放性的手術或進行人工關節的置換。若是髖關節週邊的症狀,除了理學檢查以及X光檢查外,必要時會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若符合手術的適應症且保守治療效果差,經皮微創髖關節鏡手術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治療方式。



關鍵字:經皮微創髖關節鏡手術 修補髖關節唇撕裂 緩解症狀 許凱嵐醫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