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光參與2019年城市交流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圖/中華民族致公黨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成洋/台北報導】


「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別無他法,唯有『交流』二字而已!」台商陳柏光主席在「2019年城市交流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為廣大台商發聲呼籲兩岸政府及民間應該加強雙方交流。

由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新時代智庫學會主辦;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協辦的「2019年城市交流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28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邀請國策研究院董事長田弘茂、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總會長陳柏光、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宋學文、文化大學社企研究所所長王振軒…等產官學界,對兩岸城市交流研究探討。


▲陳柏光參與圓桌論壇。(圖/中華民族致公黨提供)


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總會長陳柏光參加圓桌論壇時,針對當前兩岸之城市交流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從實務面提出下列三點看法:
第一,城市交流可以發揮與兩岸關係相輔相成的作用。
第二、「彼此尊重,互釋善意」是進行城市交流的不二法門。
第三、台灣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大陸,兩岸之間存有極為密切的經貿與文化關聯


針對第一點的看法,城市交流與兩岸關係的重要,陳柏光提到,致公黨在2019年1月曾委託民間機構進行民調,有超過六成62.0%的民眾支持高雄市長韓國瑜主張「支持九二共識,發展兩岸城市交流」,有60.7%的民眾支持兩岸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下進行交流。前高雄市長陳菊也曾表示,兩岸城市交流可以突破主權障礙,有效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而台北市長柯文哲,2015年也曾提出「一五新觀點」、「兩岸一家親」等說法,向對岸釋出善意,讓中國大陸不再堅持他必須正式回應「九二共識」,因而促成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能夠持續舉辦。所以兩岸之間長期存有主權認知的爭議,而城市交流主要聚焦在經貿、文化、教育、宗教等非政治領域,不涉及主權問題,敏感性較低也更具彈性,非常適合作為雙方交流的橋樑,

針對第二點,「彼此尊重,互釋善意」,陳柏光指出,2018年底的縣市長選舉,藍綠地方執政版圖重新洗牌。選前主張「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的韓國瑜,在當選就職後表示:「兩岸政策,中央要跟著地方走」,他以地方首長的身分,把人民福祉放在最優先的地位,積極爭取兩岸城市在經貿、文化等方面合作,強調不要一直與對岸進行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對抗。

連任成功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於2018年12月20日舉辦第八屆的「雙城論壇」時,重申「兩岸一家親」,並表示「兩岸同文同種,又共同歷史與文化,兩岸應以對話代替對抗」,而出席的上海市副市長周波也強調兩岸應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表示只要對於兩岸關係及交流有正確認知,中國大陸方面願意與台灣更多縣市開展合作。這些事實都證明只要秉持彼此尊重,相互釋出善意的原則,針對歧見各自退讓一步,一定可以找出避開主權與意識形態爭議,進行城市交流的方法及道路。

第三點,台灣的發展與大陸有極密切的經貿文化關聯。陳柏光指出他個人在中國大陸經商二十多年,有長時間在對岸生活的實際經驗,非常了解對岸市場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2016年兩岸貿易總額為1,575億美金,到2018年增加至1,935億美金,三年來兩岸貿易不但未見衰退,反而成長了23%。這說明了兩岸經貿關係的密切性,台灣未來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大陸,此種情形並非政府單方面採取任何限制政策就能有所改變。


另一方面,兩岸在文化上更有著無法割捨的關連,我們的祖先、文字、語言、宗教與風俗習慣,乃至於近年來蔚為風潮的媽祖文化,每一樣都來自於對岸,這些事實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整體而言,陳柏光認為兩岸在經貿與文化領域存在著結構性的關係,雙方應該秉持「彼此尊重,互釋善意」的原則,積極推動各項城市交流,使其成為打開現階段兩岸關係僵局的鑰匙。

陳柏光再次強調,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別無他法,唯有「交流」二字而已。我們務必切記,有交流就能產生共識,有共識就能維持和平,有和平才能持續發展。

關鍵字:陳柏光 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 城市交流 兩岸關係 學術研討會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