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翠珠/台北報導

肝病堪稱「台灣國病」,據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為強化國人對肝的重視,近年醫界、政府及法人團體積極宣導肝病防治,但多數民眾只知道B肝,對C肝卻一知半解,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日前發布最新C肝治療指引,盼提升國人對C肝認知。


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理事長、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基隆長庚副院長簡榮南教授指出,台灣的肝病以病毒型肝炎為主,常見的有A、B、C、D、E型等,其中B、C、D型肝炎病毒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自政府推行B肝疫苗全面接種,目前B肝導致肝癌的趨勢已逐年下降;反觀C肝因為無疫苗預防,未來恐成為肝癌主因。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暨長庚醫院肝臟科主任林俊彥教授則說明,C型肝炎是一種RNA病毒,分為六種基因型,台灣地區C肝病毒基因的分布主要是基因型第一、二型病毒為主。

過去C肝標準療法為注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癒率僅75%,且患者易有發燒、畏寒、疲倦、肌肉痠痛、頭痛、食慾不振、貧血等副作用。但現已有全新的口服C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上市,不需注射干擾素、不必服用雷巴威林,副作用極低,且治癒率近100%。

林俊彥說,新藥治療時間縮短相當多,僅需12周,免除患者對打針的恐懼害怕,因此這次C型肝炎治療指引,就將全口服抗病毒新藥治療慢性C型肝炎列為修改重點。不過,他也強調,不是GOT、GPT指數正常,就代表沒有罹患C型肝炎,應透過檢測肝炎病毒標記、胎兒蛋白AFP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得知。

 

 

關鍵字:c肝 全口服 藥物 治癒率 逼近100%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