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科技部許有進次長、民生公共物聯網推動小組召集人呂忠津到場參與民生公共物聯網成果展。(圖/主辦單位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婷/台北報導】

第一屆「民生公共物聯網成果展及資料應用競賽」已於12/17、18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除了有「民生公共物聯網成果展」,也辦理「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決選審查」,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及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均到場。

成果展特別展出環保署及中研院收集空氣品質數據資料,打造空品物聯網運算及營運平台,收集到的數據除提供外界進行創新加值運用,也可用來推測空氣污染的時間和區域,建立空氣品質分析、預報及變化預警系統;另展出導入智慧分析工具的水位偵測服務,對民眾主動推播訊息,展現防汛、安防、灌溉、調控、水網多模式的智慧管理,減少災害損失。此次競賽決選審查由政務委員唐鳳擔任評審團主席,並於下午舉辦第一屆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頒獎典禮,獲得佳作團隊有智農探險隊、Bravo AI、DB YAS、RUN AWAY、把PM2.5感測器訓練到跟儀器一樣厲害、雲影團隊,三獎由清大團隊作品:AP-Buster獲得。

唐鳳說,此次入圍決選的團隊,有許多來自各界的菁英,不僅業界,也有學生代表參賽,針對不同的議題進行跨領域提案。提案中有研究空氣汙染結合社群網路影響力以共同查找有害氣體的排放來源、以人工智慧演算法預測未來空氣品質趨勢,也有團隊利用AI感測辨識功能加強農作產量預測及品質監測,以及在電梯裝設感測器於破壞性地震波來襲之前提出數秒警告,提供大樓住戶更全面性的安全防護。透過此次競賽激盪出許多團隊的創意,以智慧科技共建智慧城鄉。
  
許有進表示,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研發工作需要持續性的推動與落實,未來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也將持續執行,期望透過跨各部會與各學術單位、菁英合作交流,協助產、官、學、研各界進行水、空、地、災四面向的科技應用研究,為民眾打造更安全、安心的智慧家園。

民生公共物聯網推動小組召集人呂忠津教授指出,此次入圍決選的團隊,有許多來自各界的菁英,針對不同的議題進行跨領域的創意發想,這些優秀團隊未來有機會和政府合作開發競賽提案,並成為經濟部重點培育新創團隊的對象。此次辦理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Open Data提供企業、民眾、學生等使用,創造跨領域、跨議題的解決方案。在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的四大領域資料中,首次公開的資料包括空氣品質PM2.5微感測器站點、地震觀測站等之監測資料,並統合多項水資源及防救災資訊,如水位以及淹水、斷電、颱風等災害示警與災情相關訊息。

行政院以「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整合政府單位,範圍橫跨民生重要四大領域,包括空氣品質、地震、防救災、水資源,透過環境品質感測物聯網、空氣品質物聯網、海陸地震聯合觀測、複合式地震速報服務、災害情資建立標準、防救災資訊整合系統、水資源物聯網等,大力推動民生公共物聯網發展,並建置資料服務平台,將政府開放資料提供給企業、學界、民眾等社會大眾使用,期能藉由這些開放資料,鼓勵產業創造出更多創新服務,共同建構完善的生活環境,打造幸福家園。

行政院帶領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導並進行跨部會整合以推動「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經過30餘場前置會議討論,擬定切入民眾急需解決,包含水資源、空氣品質、地震以及災害防治的四大議題。此計畫結合中央各部會與產、學、研等單位共同推動,執行前期,邀請物聯網及資料經濟相關產業共同參與,今天的活動同時也是「民生公共物聯網產業聯盟」的成立大會,聯盟的成立,代表著未來產業和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創造更好的產業及生活環境。

民生公共物聯網成果展以「家園」的概念呈現四大主題,包括水、空、地、災,透過主題式設計與互動裝置讓民眾親自感受,使生硬的議題顯得更平易近人,貼近民眾日常生活。這次的成果展,在「空氣品質」部分,可看到未來感測器在家的相關應用以及智慧家居的未來景像;「地震」方面則有氣象局的海纜展示,深入了解臺灣東部、南部海域海纜觀測系統,以及國震中心的地震速報系統;「防救災」領域用互動性高的VR裝置,向民眾宣導防災知識,讓民眾玩得開心、也學得開心;「水資源」也提供相關APP推廣,現場體驗隨時了解水情。

▲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頒發第一屆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三獎獎金50萬給清大團隊作品:AP-Buster。(圖/主辦單位提供)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