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的台灣種子9月16日終於運抵中興大學,預計9月底前寄送給參與研究的學校,期望透過這項計畫讓臺灣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太空科學。(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臺灣參加日本主導的「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Asia Herb in Space, AHiS),選定具臺灣特色的臺灣藜、姬蝴蝶蘭、甜椒及向日葵四種種子上太空,這些種子經過了7個月的太空旅行,已在7月10日回到地球,由美國運送到日本後,再由日本運回臺灣,9月16日終於運抵中興大學,由校長薛富盛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共同開箱,預計9月底前寄送給參與研究的學校。


▲中興大學薛富盛校長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共同開箱。(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這項計畫的起源,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為國際太空站製造了希望號實驗艙(Kibo),為促進亞太地區的研究人員能多加運用Kibo,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PRSAF)建立了「亞洲創益合作計畫」(Kibo-ABC),而「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即為其中的一項。


▲興大農資學院與農委會農試所選送具臺灣特色的臺灣藜、姬蝴蝶蘭、甜椒及向日葵上太空。(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興大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因而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組成團隊,進行太空種子的教育推廣及研究。由興大農資學院與農委會農試所選送的4種種子,在去年12月7日連同其他7國共14種種子一起運送到國際太空站,貯放於Kibo艙中。停留7個月後,這些種子7月10日返抵地球,並於7月31日送抵日本JAXA,9月10日由日本寄出。臺灣的4種種子經過海關檢疫後,於9月16日寄送到中興大學。

除了亞洲各國自行選擇種子送上太空旅行外,這項計畫也選定日本的甜羅勒在Kibo太空艙中種植一個月,由太空人記錄拍攝生長情況,最後送回地球進行分析及性狀調查,所有種植資料也將提供給參加計畫的各國比對。在太空種植的同時,「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也將同樣的種子寄給參與國,分給有興趣加入的學校學生栽種並進行科學上的分析,因此這次臺灣也同時收到了一批未上過太空的甜羅勒種子。

為迎接這些種子歸來,興大農資院8月31日以視訊方式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推廣教育營」,由中興大學農藝學系楊靜瑩教授、園藝學系宋妤教授、園藝學系陳彥銘副教授及農委會農試所生物技術組王昭月助理研究員,教導國內中小學生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如何栽培管理這些種子並進行性狀調查。之後將收集這些學生的科學報告,進行國際交流與分享。

教育營共有國小63組、國中37組、高中職19組報名,由於太空種子數量有限,中興大學農資院選擇了14組高中職團隊以姬蝴蝶蘭為標的、30組國中團隊以甜椒及臺灣藜為標的,進行栽培與研究;並選出41組國小團隊,將發給「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提供的甜羅勒種子進行對照實驗。至於向日葵種子,由於數量很少,相關實驗只能由研究人員親自執行。

「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的目的是推展太空科學與教育,希望能培養「太空未來的種子」,期望透過這項計畫,促進太空科學普及,並讓臺灣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太空科學,啟發心中的太空夢;並透過與國際交流及分享臺灣學生的科學報告,增加臺灣在太空領域的國際能見度。

關鍵字:種子 太空 教育 實驗 科學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