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報廢的公車活化再利用,結合再生能源打造包含學生合作社、行動資訊車及能源推廣車等多功合一的創意作品。(圖/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2020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決賽將於10月18日(週日)上午於部屬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來自全國116所各級學校共110隊、533名優秀師生團隊,在歷經數月的選拔,從2,600名參賽者脫穎而出,將於競賽當日角逐金牌等各大獎項。各組別之得獎隊伍除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獎狀外,還可獲得教育部及協辦單位甲六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盛欣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之200萬元總獎金,競賽內容精彩可期。


▲高中職「實作組」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冷氣廢熱發電裝置」。(圖/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提供)

本競賽透過教育部「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推動有成,年年吸引全國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師生組隊報名,大專院校包含「在地實踐組」、「綠能建築組」及「微電影組」3種主題競賽,其中「在地實踐組」鼓勵學生就其居住、就學、工作等在地性發想,創作出融入在地生態環境、區域產業、科技發展等特色作品;「綠能建築組」以「建築」與「能源」為兩大訴求,思考如何將綠色能源導入建築體中;此外,大專及高中職「微電影組」延續前兩屆精神,有別於實作作品的呈現方式,邀請學生發揮影音創作、腳本企劃創意,期引發國人共同關注潔淨能源議題,在生活中確實展開珍惜能源、愛護環境的行動。

本年度參賽作品隨處可見各專長領域之年輕團隊的創意巧思,如大專「綠能建築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團隊的「智慧眼動節能屋」,因應高齡化趨勢及近來新冠肺炎的蔓延,突顯優化生活環境的安全性與便利性格外重要。希冀透過最原始的眼動生理表現來傳達控制訊號,以滿足使用者利用非接觸的型態或在行動受限的條件下,仍能自主掌握最舒適之環境照明需求,運用電壓與電流間形成之阻抗變化,以達成五段式照明調節,以符合電能使用效益最大化,達成節能減碳之目標,實現智慧空間控制之目的。


▲國中組宜蘭縣立三星國民中學團隊的「三星製造未來幸福合作社-將鄉公所報廢公車改造成學校的行動潔能合作社」。(圖/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提供)

一面吹冷氣,同時又可以發電?高中職「實作組」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團隊觀察到冷氣機在運轉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熱,因此該團隊運用致冷晶片之溫差發電,設計「冷氣廢熱發電裝置」(圖2)。團隊以冷氣作為提供穩定冷源及熱源的裝置,透過致冷晶片反向發電的功能,可以產出穩定的電流,運轉時同時將產出的電能儲存起來,如此一來便可達成能源再利用,還可以節省電費,減少碳排放量,非常具有創意的作品。

「國中組」宜蘭縣立三星國民中學團隊的「三星製造未來幸福合作社-將鄉公所報廢公車改造成學校的行動潔能合作社」,將報廢的公車活化再利用,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方式,打造包含學生合作社、行動資訊車及能源推廣車等多功合一的創意潔能行動車。車內提供手機供電系統,並透過手機Wi-Fi之穩定供應,讓學生戶外教學時的網路連線無虞,兼具環保節能與行動教學之綜效。該團隊未來甚至希望發展出屬於自己學校的創意貨幣,或是結合學生證的感應系統,可以在車上消費,團隊將創意思考的構想真正落實在實作的作品。


▲車內提供手機供電系統,並透過手機Wi-Fi之穩定供應,讓學生戶外教學時的網路連線無虞,兼具環保節能與行動教學之綜效。(圖/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提供)

另外,「微電影」因具有低成本、低門檻、高討論度的特性,容易讓學生族群參與自製內容,連續兩屆確實吸引到非工科背景的大學生及高中學生參與,也達到擴大參與競賽之成效。今年度的作品如來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碩士班的團隊,以「運動的潔淨能源實錄」紀錄片的方式參賽,闡述現代能源開發及環境問題,利用運動的動能事實上可以轉變成我們所需的能源等,影片記錄整個運動產品開發的過程。而在高中組的部分,連續好幾年參賽的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團隊,以風為主題,由一個小故事來相較火力發電與風力發電,引發大眾深思,從中探討風力發電與環境議題,且取「塵風往事」為片名,非常具有藝術的氣息。


▲大專「綠能建築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團隊的「智慧眼動節能屋」。(圖/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提供)

臺灣天然能源缺乏,能源科技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相較其它國家更為嚴峻,為因應能源短缺危機及接軌能源科技之未來發展,能源教育的扎根與推廣更顯重要。相信透過「2020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各團隊優秀作品的啟發,將能帶動學子、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重視,促進國人關注潔能科技創新應用及環境永續的社會責任。

關鍵字:2020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 屬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甲六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盛欣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 宜蘭縣立三星國民中學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