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Contours 舞界線 2019 錄像 (圖:國美館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葉芳榕/臺中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於108年2月16日至4月28日,推出2檔數位藝術創作徵件獲選展覽「黃偉軒:和光同塵」及「Contours舞・界・線」,展覽分別於時光天井及108展覽室展出。開幕式由國美館陳昭榮副館長主持,藝術家黃偉軒及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出席,並親自為現場貴賓及民眾導覽作品。


▲國美館陳昭榮副館長(中)與藝術家黃偉軒(右2)、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左起)合影 (圖:國美館提供)


陳昭榮副館長表示,國美館推動數位藝術多年,自2011年開始每年透過數位藝術創作案徵件鼓勵藝術家提出具創新性及實驗性的創作計畫,並將優秀的數位藝術家及作品推薦給大眾。國美館近期逐步進行館舍軟硬體的升級,展場設備也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導入更高階的數位設備,更能完整呈現藝術家的創作。陳副館長特別強調,黃偉軒的作品名稱〈和光同塵〉來自老子《道德經》,體現一種新的境界;而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在作品〈Contours舞・界・線〉帶領觀者至澳洲的五百萬年湖泊喬治湖,體驗舞蹈、身體、地景、影像等各層面的相互對話。


▲黃偉軒 和光同塵 展牆  (圖:國美館提供)


〈和光同塵〉探索空間與記憶
藝術家黃偉軒的〈和光同塵〉描述灰塵在光線中顯現,灰塵的微粒形體構築出建築物的樣貌。他以第一人稱視角,利用數位拍照建模(Photoscan)於建築物內遊走拍攝,紀錄其中的景像,並透過運動回復結構(Structure From Motion)的後製技術,重新建立起消失場景的3D模型。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描寫人跟生活場域之間的關係,探討人在建築軀殼中生活的痕跡,透過影像的再現,能否在建築消失後還能重遊?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代表彭筱茵與團隊成員導覽作品,並帶參觀民眾舞動 (圖:葉芳榕攝)


〈Contours舞・界・線〉身體與自然間的關係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創立於2009年,積極關注自然環境與人文關懷的相關議題,將創作理念帶出劇場外實踐。此次展出的作品〈Contours舞・界・線〉為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澳洲舞蹈家陶曼博士和蜜拉姆Mirramu舞團暨藝術中心跨國合作計畫,於藝術中心鄰近的喬治湖(Lake George, 原住民名Weereewa,全球第五老湖泊)周邊進行拍攝。從生態心理學提出的生命中心(biocentric)觀點出發,〈Contours舞・界・線〉探究舞蹈的身體進入自然場域的存在與融入,並從而思考人體渺小的尺寸與動量,如何抗衡巨大無邊的生命能量。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Contours 舞界線 2019 錄像,舞者看到袋鼠的跳躍,於是也跳躍跨過欄線 (圖:國美館提供)


作品透過影像的錄製、觀看、排列,呈現了喬治亞湖層次豐富的地景風貌。舞者們在大自然中的線條律動如同流動的風景,而自然本身也是舞者,展現了原始性與當代性交融的感官意象。觀眾進入360度環景空間時,猶如置身於作品之中,遊走在由「舞蹈、身體、地景、錄像」所交織的多元對話,進入了影像與舞者共同的時間性。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代表彭筱茵分享:在佈展和調整播放影像時,小女兒即在展場內跑著、跳著,希望民眾在參觀時不只是靜靜地看,能參與跟著影像中的舞者一起舞動感受。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服務電話:886-4-23723552


▲國美館「Contours舞・界・線」展場 (圖:國美館提供)

關鍵字:和光同塵 黃偉軒 Contours舞界線 國美館 數位藝術展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