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在羅浮宮裡,這是一幅讓正人君子不敢駐足觀望卻又過目難忘的畫。它是如此堂而皇之地啟發著人們的情色想像:收起的紅色帷幕下面,有一隻白色亞麻布襯邊的木質浴桶,浴桶裡站著兩位裸身的年輕女子,膚質細嫩,體態豐腴,面容姣好。讓觀者虎軀一震的是一個調皮的小動作,左邊棕色頭髮的女子居然伸手捏住了右側金色頭髮女子的乳頭。而被捏乳頭的女子臉上全無慍色,相反,她神情安然滿足,左手還拿著一枚婚戒,外翻的手掌暴露了炫耀的內心。兩位女子身後的壁爐旁,坐著一位正在做針線活的女僕。

關於這幅馬賽克作品,已有行家進行瞭解讀。被捏乳頭的女子叫加布里埃爾.德斯特蕾;捏她的女子是她妹妹維拉公爵夫人。如果套用「乳頭=母親」「戒指=婚姻」的公式,你難免會推導出一段奉子成婚的佳話,啊,好事將近。男主角是當時的法國國王亨利四世,不消說,他也是孩子的父親。
 

但人間事不可能總如畫面那麼美好,事實上,這幅畫本身就是一位不知名畫家的臆想。

從身形看,加布里埃爾顯然是一位初孕婦女,此時跨進浴桶裡洗澡是在挑戰人們的生理常識。更重要的是,要考察私人生活史背景——莫說加布里埃爾的時代,即便她肚子裡的孩子成年之後,洗浴依然是法國人生活中的禁忌。在那個時代,法蘭西是歐洲著名的懼水民族,他們認為水是對人體極度有害的東西,一旦水滲過皮膚就會侵蝕內臟,帶來瘟疫,導致疾病,直至一命嗚呼。所以,洗澡跟自殺無異。個人衛生,「正確的做法」是用一塊浸透了香粉的法蘭絨布擦拭身體。鼻子實在扛不住,只能靠勤換襯衣了。當然,有身份的人才這麼做,譬如我們的男主角亨利四世。



魯本斯作品《伊夫里之戰中的亨利四世》。1590年的伊夫里之戰是法國宗教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役;此役的勝利替新教徒亨利四世確立了王位,波旁王朝隨即開始。

誰都看得出,亨利四世時代,人們生活在怎樣一種嗅覺環境裡。最吸引人的味道,毫無疑問源自亨利.德.波旁先生的身體,此人後來成了法國最偉大、最賢明的君主亨利四世。1572年,當時還是那瓦勒國王的他與法國瓦盧瓦王朝小公主瑪格麗特.德.瓦盧瓦完成政治聯姻。新娘表達對新郎的嗅覺體驗時,用了個絕妙的比喻:猶如睡在一塊腐肉旁邊。實事求是,新郎的確是塊腐肉,而新娘是塊清新些的腐肉,都是懼水民族嘛。區別自然有,在信仰層面,新郎是胡格諾派新教徒,而新娘是天主教徒。兩派的仇恨,是當時法國政局的基本面。相關資訊,讀者可觀看電影《瑪歌王后》,在領略阿佳妮曼妙身體的同時,亦可欣賞一下在1572年「聖巴托洛繆之夜」天主教徒對新教徒的血腥屠殺。



電影《瑪歌王后》劇照。

氣息不相投,信仰不相容,這場政治婚姻註定是不幸福的,佐證是到1589年瑪格麗特之兄亞歷山大(亨利三世)遇刺身亡,亨利.德.波旁繼承法國王位時,兩人仍無子嗣。於是,女主角加布里埃爾登場了。1589年,加布里埃爾16歲,頂著法國首席美女的名頭,在她情夫的引薦下認識了亨利四世(事實如此)。很快,美女成了國王的生活秘書兼胯下之臣。不出幾年,亨利四世迎來了治國大業和家庭生活的雙豐收。1593年7月,亨利四世在聖丹尼教堂宣佈改宗天主教,並規定人民有信仰新教的自由。他一句作秀的話成了世代相傳的名言:為了巴黎而做彌撒是值得的。1594年2月,亨利四世又在全法國百姓的歡呼聲中加冕。法蘭西正式進入波旁王朝時代。湊巧的是,此時加布里埃爾懷上了兩人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後來的旺多姆公爵愷撒。《加布里埃爾和她妹妹維拉公爵夫人》所描繪的即是畫中人初為人母的喜悅,以及一些不著邊際的政治幻想。

加布里埃爾是否會替代瑪格麗特成為王后?歷史給出了一個蹊蹺的答案:加布里埃爾與亨利四世幸福地相守著,接二連三地生養孩子;同時,瑪格麗特與亨利四世不幸福地維持著。1599年,加布里埃爾懷上了與亨利四世的第四個孩子。很不幸,她在臨盆時癲癇發作,未及見亨利四世最後一面便飲恨身亡。當年年底,亨利四世終於解除了與瑪格麗特的婚約。

在與瑪格麗特離婚後,亨利四世越來越成功地扮演了「法國的復興者與解放者」。他徹底結束了教派仇殺,實現了宗教寬容,為法國迎來了和平和經濟發展。波旁王朝的開創者是法蘭西歷史上最受愛戴的君主,沒有之一。

有趣的是,替代瑪格麗特成為王后的是瑪麗.德.美第奇,她是瑪格麗特的母親凱薩琳.德.美第奇的侄女。瑪麗也為亨利四世生了很多孩子,長子就是路易十三。最終為波旁王室實現基因擺渡的,不是加布里埃爾,是瑪麗。


 

法王路易十三。

圖文:中國台灣網

關鍵字:羅浮宮 捏乳頭 初孕者 法蘭西 藝術 畫作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