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良與張素貞夫妻同師、同道、同心投入慈悲喜捨修行之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因家貧,中學只唸了一年;因努力,從洗衣學徒苦讀通過電匠特考及取得國中學歷與高中鐵路特考;因優異,獲鐵路局徵選被派遣到英國進修半年;因投入,用心付出卻遭誣陷;因不平,投入工會憤世抗爭;因緣到,走上修行路,從此從「『抗爭鬥士』走入『慈悲濟世』」,彰化慈濟志工劉國良的人生,因「善念、善心、善緣」匯聚而更有意義!


▲劉國良融入志工團體在彰化火車站,幫助和美仁愛實驗學校肢體障礙學生搭上火車。(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1947年出生於花蓮的劉國良,因家境困窘只在玉里中學讀了一學年後,即無法繳納學費而輟學,他常坐在門前發呆,望著滿載玉里中學學生的火車駛過,有時悲從中來就嚎啕大哭,母親看了心疼說:「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你不如到臺中舅舅的洗衣店,學一技之長。」


▲劉國良(中)曾經任職於鐵路局,退休後投入慈濟,在交通安排的工作中,展現迥異在職時的柔軟身段。(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十三歲,他在臺中展開學徒生涯,輾轉於「前山」、「後山」之間,在彰化從事洗衣店工作時,曾經二天吃三個饅頭痛苦度日;二十二歲,劉國良參加民眾服務社舉辦的「甲乙種電匠特考訓練班」,讀了三個月,之後又取得國中學歷。

1972年時,劉國良參加鐵路局特考,以優秀成績錄取,還在鐵路電氣化的需求下,獲鐵路局徵選被派遣到英國進修半年;進修歸來,劉國良更多次搶修列車線路時發生嚴重意外事故,甚至從高處摔下來而傷痕累累,日後也落下後遺症,但如此盡責的情形下,卻仍遭工作同仁誣陷挪用公款,不僅職務遭降級,還以凟職罪被移送法辦。

歷經一連串冗長行政訴訟,劉國良連母親及太太頻頻傳來的關懷也無心應對...最終,劉國良得以沈冤昭雪,但他開始思考,如果其他同仁也遭此遇境,應該要有申援管道,於是他加入鐵路工會,把路見不平就仗義執言、愛打抱不平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劉國良在鐡路工會中,從會員、代表、理事,最後成了鐵路工會全國常務理事一員,南來北往相互聲援,各站走透透,人脈拓及全臺。他常帶領鐵路局員工罷工,示威遊行,爭取員工權益,原本敦厚個性,漸轉為剛烈強悍。
  
其實,劉國良早有進入慈濟的念頭,然而他認為身為工會理事,必須率眾抗爭是與「慈濟十戒」相違背,直到2002年初,劉國良從鐵路局退休,才在太太張素貞積極接引下參與培訓並受證慈誠隊。進入慈濟之後,他不謹守十戒,將過往參與鐵路工會時必須的交際應酬全都摒棄,連「對就對,錯就錯」的正義硬漢風格中,也多了些柔軟。

當劉國良進入慈濟後,社區組隊如獲至寶,活動所需數量多的團體票或是申請專列,都因劉國良熟諳流程而主責處理,但他謹守份際,從不走後門、請託公關,每每接到車票的需求,總是與太太兩人晚上十一點半就守在電腦前,一筆一筆地代訂,而在臺鐵還沒開放遠端取票服務時,他們不論颳風下雨,都得親自去車站領票,還要備妥現金,總之,劉國良堅持一切都要「秉公處理」,不讓同事為難。

劉國良加入慈濟後,了解人圓、理圓,事才會圓,他反思以前所做,因此處事變得圓融,活動中,他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規劃細膩,做事認真,遇到困難總要找到解決的方法才肯罷手。

關鍵字:慈濟基金會 行善 公益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