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左醫師說明大腸癌的治療已經進入個人化醫療、精準醫療的時代。(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陳敬左醫師近日治療一位因右側大腸有個14公分大的腫瘤患者,他說,此一腫瘤侵犯範圍廣,開刀難以完整切除,且術後易復發,但若先進行術前化學治療,是有機會縮小腫瘤,加強手術效果的


C小姐近來常因右下腹疼痛難耐,多次至診所就醫仍不見改善,後來更出現疲倦、食慾不振、消瘦和糞便型態改變等症狀,於是到公司合作的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醫師赫然發現她右側大腸有一個14公分大的腫瘤,腫瘤雖未轉移,但是已經侵犯後腹壁的肌肉,難以直接開刀切除,C小姐於是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腫瘤內科門診尋求第二意見。


▲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每周召開多團隊專家會議,針對個案病情討論最佳治療方針。(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醫療團隊根據其腫瘤特性量身調整化療處方,患者順利完成八個療程,腫瘤明顯縮小後,外科醫師順利地切除她的大腸癌。

陳敬左醫師指出,即使是像C小姐一樣局部晚期的大腸癌病人,只要接受手術以及完整輔助性化療,仍有機會成功治癒,甚至部分已出現肝臟轉移的病人,經過藥物治療後,也能切除原發和轉移部位的腫瘤,這樣精細的治療,唯有仰賴多專科團隊的醫師密切合作才能執行,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每周固定舉行跨科別多團隊專家會議,結合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婦科腫瘤、小兒血液腫瘤、泌尿腫瘤科、影像科以及病理科等專家,共同討論,為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陳敬左補充,大腸癌的治療已經進入個人化醫療、精準醫療的時代,根據腫瘤不同的蛋白表現、基因突變、功能缺失來進行化療和標靶藥物的選擇已經是大腸癌治療的基本功,若更精細探討,就連左側和右側大腸癌的治療策略也有所不同,在某些狀況腫瘤科醫師甚至會建議病人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徹底分析腫瘤的基因突變情形,進而選擇用藥。民眾如果對腫瘤治療的任何一個環節有疑問或需求,建議與腫瘤科醫師或主治醫師討論最佳治療計劃。

大腸直腸外科鄭宗杰主任說,隨著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西化,大腸癌發生率也直線上升,最好的方式仍是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國健署為國人設計的四癌篩檢,五十歲以上民眾每兩年可以定期接受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測,如有異常,建議及早就醫,可安排內視鏡檢查,若發現大腸息肉,早期切除,可避免後續發展成大腸癌,也建議民眾平日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並適當補充水分,保護腸道。

關鍵字:新竹臺大分院 陳敬左醫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