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歷經十年飛行的太空船羅賽塔號,去年8月順利進入彗星67P的軌道。「羅塞塔號」名稱來自18世紀末在尼羅河三角洲出土、以象形文字記載古埃及文明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ESA研究彗星的羅塞塔計劃發想於1993年,但是11年後的2004年3月才發射升空,計劃耗資約13億歐元(新台幣520億元)。

 

 

記者聞亦芬/台北報導

 

臺北天文館探索宇宙系列講座將於10月4日(星期日)14點至16點,邀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林忠義博士主講『羅賽塔號–揭開彗星神秘的面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以天文館網站報名。

 

寫下人類歷史!「菲萊」登陸彗星探索生命起源。歐洲太空總署(ESA)在2014年11月12日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首度讓太空探測器登陸彗星。(圖/翻拍ESA  Rosetta  Mission推特)

 

從母船「羅賽塔號」(Rosetta)出發的「菲萊號」(Philae)登陸器,在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簡稱67P)的地表成功著陸,在為期4個月的任務中,菲萊號要分析彗星表面的化學結構,觀察是否可能存在有機碳分子或水等能孕育生命的物質,以印證外太空星體撞擊地球帶來生命的起源學說。

 

 

這項任務的難度與複雜度也幾乎是史無前例。羅賽塔號伴隨著67P以時速6萬6000公里(每秒18公里)飛向太陽,67P的面寬只有4公里,形狀不規則,地形險惡,而菲萊號的重量只有100公斤。科學家形容,這就像高速飛越一座大城市的上空,投下一顆氣球,而且要精確命中特定地點。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任務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只能祈禱上蒼,期望菲萊號自求多福,等候結果從5億公里外的太空傳來。

 

菲萊號會先不眠不休、埋頭苦幹64個小時,幾乎耗盡電力,然後進入休眠狀態,讓太陽能電池板蓄積電力,醒過來之後,以每兩天一個小時的節奏繼續工作,直到鞠躬盡瘁為止。

 

亞洲唯一參與的中央大學,計畫協同主持人天文所葉永烜教授(右)、林忠義博士(左)、地球科學系李睿綺(中)和國際團隊就首批回傳觀測資料作分析,發表彗星凹坑和噴流研究,有助於探索太陽系的生命起源。成果刊登在7月2日最新一期《Nature》「自然」期刊。陳如枝攝

 

那為何「歐洲太空總署」要把執行這趟任務的太空船命名為「羅塞塔號」呢?這是有典故滴。「羅塞塔號」的命名其實源自「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這塊鼎鼎有名的石碑,是歐洲、甚至世界文明史上一盞重要的智慧之燈。

 

話說公元1799年至1801年拿破崙遠征/佔領埃及期間,法軍上尉布夏賀(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羅河三角洲上一個稱為羅塞塔的港口城鎮郊外,指揮一處要塞的地基挖掘工程時,意外挖到一顆黑色的大石頭。他有預感這塊石應非凡物 ,於是往上呈報。

 

1801年,拿破崙的軍隊被英軍擊敗後投降,結束了法軍在埃及的佔領。埃及佔領權易手,也讓「羅塞塔石碑」易手。自1802年起,它就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羅塞塔石碑」上刻有一段西元前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詔書,以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及古希臘文3 種文字對照書寫,讓後來的學者得以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意思。

法國學者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最為重要,他是第一個理解到:用形表義的埃及象形文,其實來也是有表音作用的,這項重大發現,後來成為解讀所有埃及象形文的關鍵線索。也正因為這緣故,羅塞塔石碑被稱為瞭解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關鍵基石。

 

「歐洲太空總署」把他們這趟任務的太空船命名為「羅塞塔」,正是希望它能發揮像「羅塞塔石碑」一樣的關鍵作用,協助探測歷史悠久的彗星,揭開太陽系早期歷史之謎。天文學家藉此得到更多彗星組成的知識,但又發現更多的謎團。研究彗星能否讓我們窺視太陽系起源,並探索地球的水與有機物究竟從哪裡來?有興趣的民眾,歡迎您一同與林博士探討彗星的秘密。

 

報名網址(http://ticket-app.tam.gov.tw/activity/)。

詳細活動資訊請查詢本館網站,或洽詢:02-28314551轉分機302。

 

關鍵字:宇宙講座: 締造歷史 羅賽塔號 太空船 登陸彗星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