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馬卡道祖先維護生態平衡的智慧 並將提報為屏縣無形文化資產


本報記者黃正忠/高樹報導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動的馬卡道文化復振系列活動,繼協助內埔老埤恢復中斷半世紀的走鏢夜祭後,昨天12月25日(農曆11月15日)高樹加蚋埔重現十多年未辦的祈雨祭,以及擴大夜祭。

文化處吳錦發處長表示祈雨式是馬卡道族流傳已久的儀式,尤其在久旱不雨或者春耕需用水之際,族人便會舉辦,對於以農業為主體的族人來說有相當的重要意義,也反映平埔原住民維護生態平衡的生存智慧與進步思想。

但隨著現代水利工程興建而不再苦於缺水,以及社區青年外流,農業人口減少,祈雨式已經十多年未辦,年輕一代也逐漸對於這項傳統儀式感到陌生。馬卡道族人為了文化傳承,特別於今年重現,屏東縣文資所邀請學者專家參與,提報為屏東縣的無形文化資產。

12月25日上午7點族人先在公廨集合,由部落長老、背著「雨王」的「好命公」與族人至鄰近的三地門口社溪上游。

9點至11點舉辦祈雨祭典,族人先隆重地於地上擺設祈雨祭壇,上面有「雨王」、老祖矸與各式祭品,祭司先主持「雨王」開光儀式,舉辦請神儀式,族人圍唱祈雨祭歌、在水源地跳戲,祈求感動天地降雨。

祈雨儀式中並放生一對雞與一對青蛙,效法上蒼有好生之德,公雞則與南島民族的祀鳥崇拜有關,而青蛙的蛙鳴能聚集濕氣,感應大自然降雨。

儀式結束後族人於口社溪口午餐,社區的泰山國小師生也來口社溪現場戶外教學,傳承祖先文化。

關鍵字:加蚋埔 祈雨祭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