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壁區一期水稻檢測到水稻水象鼻蟲肆虐農作。(台南區農改場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有秧苗殺手稱呼害蟲「水稻水象鼻蟲」,成蟲於插秧後遷入田間取食,台南市後壁區今年第一期水稻出現危害,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派員檢視並採集蟲體證實,場長王仕賢緊急呼籲農民加強防治。

王仕賢指出,水稻水象鼻蟲主要為害秧苗期,成蟲於插秧後遷入田間取食,造成寬0.1公分,長0.5至數公分不等的白色細條紋狀食痕,幼蟲會在水中取食根系,導致水稻生育受阻,影響分蘗,嚴重時造成缺株。
 
王仕賢表示,由於水稻水象鼻蟲幼蟲主要危害時間為水稻生育初期,如開始曬田,水生的幼蟲就無法繼續存活,成蟲體型相當小,長約0.3公分,日間棲息於稻株基部,傍晚時會爬至葉片上活動,具有趨光特性,可於傍晚時觀察葉片上是否有米粒大小的灰褐色成蟲出沒。
 
在防治上,需注意水位管理,盡量保持低水位,可減少成蟲在水面下的葉鞘組織產卵的機會,防治藥劑有9%培丹粒劑、5%免扶克粒劑、3%丁基加保扶粒劑等,施用粒劑時,田間應保持水位1至2公分,施藥後一周內避免灌水,確保防除效果。

關鍵字:後壁區 水稻 水象鼻蟲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