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鍾翊伶/桃園報導】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一首台灣鄉土童謠,將台灣原生物種描述的活靈活現,但隨著工商業發展,許多台灣原生種正在面臨生存危機,其中俗稱「鮕鮐」的七星鱧與過去二十年前相比,更是鮮少能見。



市議員呂林小鳳總質詢時有備而來,她拿了兩條魚詢問鄭市長哪隻才是台灣鮕鮐,而八德長大的鄭文燦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眼就認出尾巴有像是黑色浮水印的就是鮕鮐。

七星鱧台語俗稱鮕鮐,是最常見的台灣原生魚類之一,生長在埤塘與田間,可保持水池的淨化,尾巴上的黑色圓形月斑又被稱為土地公的印記。近年因為環境汙染和外來種競爭的關係,讓野生鮕鮐已經逐漸消失在田野之間。

某次先生買了一整籃鮕鮐,當時她不解這是什麼魚,先生告訴她是現今已經很少見的鮕鮐,要帶回去復育,這才讓呂林小鳳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開始重視原生種的生存危機。她認為桃園市府能做的是先從教育扎根,提倡鄉土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認識台灣原生種,再來要選擇適合復育的基地,最重要的是跨局處之間的整合計畫,推動其成為桃園的特色與產業,讓「千塘之鄉」桃園能夠重現豐富的生態系統。

桃園市長鄭文燦贊同發展工業不代表要犧牲環境,他認為八德有許多埤塘,若經過一番整治定能成為很好的生態公園,第一階段將既有的埤塘與河流生態復育,第二研究如何對抗外來種,詳細會請林務局與農業局保育單位將此列入未來市政重點。

關鍵字:鮕鮐兄 消失 原生種 復育 魚虎 七星鱧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