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臺南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國定古蹟赤崁樓前的9座贔屭碑長年於戶外展示,風吹日曬下「工作負荷沉重」。為有效預防戶外溫度、濕度、空染等環境變動因子對碑體產生影響,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自去(104)年起即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執行贔屭碑預防性保存計畫。歷經一年多的調查、研究與測試,昨(31)日起將以透氣材料,為9座贔屭碑進行表面加固,提升碑體對雨水、汙染物等自然侵蝕物質的抵抗力,延緩碑文風化現象。


▲ 赤崁樓的贔屭碑進行碑體加固工作。(圖片來源/文化局 提供)


▲ 赤崁樓的贔屭碑進行碑體加固工作。(圖片來源/文化局 提供)


文資處表示,俗稱「贔屭碑」的清乾隆漢滿文御碑,是臺南府城極具代表性的古物,見證乾隆皇帝列為十全武功之一「林爽文事件」的平定。9座贔屭碑展示於戶外,長期面對溫度與溼度的變化、空氣汙染、微振動等環境因素的變化,隨著時間積累,造成汙染物附著、碑體風化等狀況。作為林爽文事件重要文獻的這批石碑,經過200多年的歲月風霜,部份文字刻痕因風化而字跡變淺,亟待進行相關措施保存。


為提升贔屭碑對環境變化的抵抗力,文資處去年起委託南藝大邵慶旺老師執行贔屭碑體加固及預防性保存計畫,從保存基地的微環境氣候監測、石碑現況等基礎調查,到加固材料的實驗測試,歷經一年多審慎研究評估,擇定以透氣性材料進行碑身及贔屭的表面加固,增加碑體表面對風化的抵抗力。


日前南藝大研究團隊已陸續完成贔屭碑表面青苔、附著汙染物的清潔工作,今明兩天將開始進行第一階段4至5座石碑與贔屭表面的加固作業,其餘則再視天候狀況安排作業時間。由於加固劑在碑身上需約2週時間方能完成交聯反應,期間須杜絕環境溼氣干擾,因此團隊在加固施作過程,將暫時為贔屭碑「穿上雨衣」,以利加固交聯反應的完成,確保此次加固作業的成效。文資處指出,加固計畫如同為贔屭碑披上一層肉眼無法察覺的防護衣,將有效提升贔屭碑對微環境變化的抵抗力,延緩碑文的風化,保存國家重要有形文化財。

關鍵字:贔屭 藝術 文資 乾隆 碑文 御碑 加固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