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 林佳儀/採訪報導】


近年來天災頻繁,從事農漁牧產業的民眾日趨艱難,不但農漁獲銳減,也有許多用地因「區域計畫法」而無法補助,今(1)日市政總質詢時,臺南市議員侯澄財針對北門等易淹水、無法耕作區域,提出發展綠能的建議,也盼市府可以規劃因應對策。

▲臺南市議員侯澄財建議市府能在北門等區發展綠能。(圖片來源/記者 林佳儀)

▲臺南市議員侯澄財建議市府能在北門等區發展綠能。(圖片來源/記者 林佳儀)


臺南市議員侯澄財表示,針對北門易淹水地區、鹽分地帶、地層下陷無法耕作的區域,應向中央爭取太陽能發電專業區,北門地區主要是溼地,主要作物是蒜頭、蔥,但若田裡沒乾就無法種植,否則會爛掉、農田轉作後的獲益也不大,導致青壯年人口外流,所以希望讓農地能有適當的利用,發展太陽能。尤其是魚塭部分,政府推廣的農漁牧共同經營、「區域計畫法」等政策,使很多田地無法耕作外,魚塭的使用也變成不合法。農村老年人口居多,而務農又占大多數,對於農獲不足、不能耕作等因素,故轉而從事魚塭養殖的民眾,按照「區域計畫法」,在農地養蝦或魚違反「農地農用」規範,便無法申請養殖證,希望農業局可以規劃因應對策,或協助轉型為新的綠能發展。


對此,農業局長許漢卿回應,因為推動的「區域計劃法」以前,魚塭可以依法申請養殖登記,但開始實施以後,因為靠近農業區,不能開放魚塭申請,所以才會延伸這個問題。


侯澄財議員指出,之前有偕同相關官員去會勘,但成效不佳,希望市長可以有變通的辦法,讓租地合法化,因養殖魚塭導致土壤鹽化不能種植,已經少了一項可以增加收入的來源,又因政策關係,使魚塭無法合法化,那些不合法的魚塭在寒害受到的損失,皆無法補償,盼政策開放標準放寬。


臺南市長賴清德回應,由於北門區很多魚塭、空地,小英總統也下令要全力推廣綠能,臺南市的太陽能尤被注重,預計會提一個專案來向中央申請。對於無法耕作的土地開闢成魚塭,因過去舊規定使然、地目不符合,所以天災損失政府無法補助,過去一直嘗試在反應,但都無果,這次新政府上任,望能再去持續反映農、漁民的問題。


另外,經發局補充,依據客觀自然條件(如:乾旱、淹水、土壤鹽化等),或非人為原因導致地形地貌改變,暫時無法復耕之耕作困難地區為基礎,優先選擇區位集中、具一定規模(25公頃以上)、鄰近鄉村區或都市計畫之人口集中地區且近3年無稻作生產或產業輔導者,列為優先得申請綠能設施之地區。

關鍵字:臺南 市議員 侯澄財 綠能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