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寶可夢AR遊戲引發了社會現象,有許多足不出戶的人,也願意攜家帶眷的一同前往公共場所抓寶,體驗寶可夢訓練大師的感受。而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也洞悉到這股新文化運動,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來此抓寶、踏青、並享受美食。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歡迎閤家來抓寶可夢(圖片來源:網路)
 
事實上,客家公園最近就出現許多年輕人,手持智慧型手機,按著遊戲設定的地標,呼朋引伴在公園內探索尋寶;公園內農場的一側,則是幾位城市農夫,正高舉笨重的鋤頭,沿著菜畦翻耕泥土,有志一同在農場裡享受樂活,呈現都市生活中截然不同的生活映趣。


▲透過遊戲內地標可認識正確歷史文化知識(圖片來源:台北客家主題公園提供)
 
許多年輕人透過遊戲裡地標的引導,才認識環境設施的名稱,但園方逐一調查後發現有6個地標的名稱並不精確或過時,例如設計以「祥龍」為意象的造型物,原意為表現「蓄勢待發」,但在遊戲裡卻稱為「方塊酥藝術」,為避免名稱混淆,園方特別逐一製作說明牌在現場正名,並解釋其意涵或相關介紹,希望透過網路的力量予以輔正,讓遊戲吸引大量人潮來認識環境的同時,還能得到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可以說寓教於樂。
 
遊客周小姐就說:「透過遊戲才認識這裡的環境設施,遊戲的名稱雖然有趣,但有現場說明牌的正名與解說,可以更加認識這裡。」
 
臺北市客委會表示,歡迎大家來客家公園這個免費空間裡安全的玩遊戲,除了遊戲設定11個地標與1個道館外,公園的戶外有林蔭棧道、童趣的小木屋等自然空間,可滿足玩家的身、心靈休憩;文化中心裡收藏許客家文物、戲劇中心內陳列客家八音的各種樂器,都是文化的瑰物值得大家來探尋,同時獲得豐富的知識寶藏,倘若抓寶到餓了,也能到生活館享用道地客庄物產及料理。
 
城市e化的進步與廣泛運用,讓網路與實境創造各種聯結,衍生、滿足城市生活裡的各種型態,AR抓寶手機遊戲即是一例。而進行各種都市農耕試驗的客家農場,除了早已透過網路整合社群、組織模式,近期更將推出透過網路可自主參與的「農場無限自遊行程」,民眾可以按著網頁的提示,自主進行認識敬拜伯公、田間作物或親水、手工藝及野餐等活動,創造休閒活動、環境教育與公益服務的結合,讓遊客休閒的同時也幫忙農場工作,產生環境互動而培養民眾具有在地關懷的信念。
 
農場志工羅小姐說:「不論是環境介紹,或將刻板的儀式與辛勞的工作,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進行,如同寓教於樂的說法般,的確可能比較有效果,也可能改善現代社會親子間的疏離感。」該行程內容將配合時令而調整,就算無法實際到場參與,也能透過網路認識農場的環境特色。
 
利用現代科技與現代文化的結合,推廣客家公園的趣味與文化歷史傳承,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作出了良好的示範。
 

關鍵字:寶可夢GO 神奇寶貝 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