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郭國興】

   隨著兩岸關係轉冷,陸客來台人數驟減。今年7月陸客總入境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1%,8月1日至23日則減幅擴大至38.9%,其中團客暴跌55.3%,自由行減少13.9%。

   為因應此一衝擊,政府已積極就穩固中國大陸旅遊市場、開拓多元市場、輔導產業轉型與強化旅遊安全品質等四大面向研擬有效措施,以促進觀光產業之永續發展。

    國人皆知中國大陸當局縮減陸客來台,藉由影響台灣內需,以施壓我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就中國大陸「以商逼政」的一貫作法來看,中國大陸當局下一步有可能再以縮減對台訂單,來影響台灣出口。縮減進口對象會針對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比6%的農產品等非耐久消費財,而不會觸及在大陸組裝的中間財,以免影響大陸本身的就業、出口及外匯。

    中國大陸祭出上述縮減陸團客與對台訂單二種窮台措施,衝擊明顯集中於中南部觀光縣市與中南部農民,迫使他們在「顧肚子」(大陸訂單)與「顧佛祖」(政治意識)之間做出抉擇。

    代表民主黨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的前國務卿希拉蕊即曾提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正面臨轉捩點,台灣與中國大陸相處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因為太依賴中國大陸,會讓台灣變得脆弱,台灣一旦失去經濟獨立,政治自主性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比大陸當局限縮陸團客引發對我觀光產業衝擊的舉措,希拉蕊的警語確實值得我政府深思。

    「一窩蜂」是台灣商業模式的特色,容易形成對單一經濟利益的過度依賴,使台灣經濟動輒陷入困境。例如,資通訊業出口靠蘋果下單,觀光產業內需靠陸團客衝量,都是顯著例子。而前政府無視政經風險大量引進陸客,造成今日觀光產業重創的惡果實難辭其咎。況且,在中國大陸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下,台灣觀光業者從陸團客所能分享之利益有限,但卻要新政府承擔失去國家主權的風險,這對新政府不公平,也絕不是廣大理性民眾所能接受的。

陸客來不來不足懼,反而可借力使力,促使政府更積極開發東協、日、港澳、韓等國多元觀光客來源,長期而言,有利於我國觀光產業的良性發展與轉型。一味仰賴陸客的叩頭經濟使台灣喪失自主性,將不會是大多數台灣民眾所願看到的。
 

作者:郭國興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人、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

關鍵字: 名家專欄  限縮 陸客團 中國大陸 下一步 郭國興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