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糖尿病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列,其最可怕之處在於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引起之併發症,包括全身血管系統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可能導致失明、洗腎、截肢等結果。



自8月起健保可給付首度上市的新一代長效型胰島素

健保署在今年5月特別新增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治療應優先使用metformin(治療糖尿病口服藥),或考慮早期開始使用胰島素。且自8月起,健保可給付首度上市的新一代長效型胰島素,一支給付612元,患者平均一個月打1到2支。

醫師:治療關鍵在接受胰島素的時間點過遲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醫師表示,目前全台灣糖尿病人口約195萬人,平均每10位成人中就有一人罹病,而台灣病患普遍血糖控制不佳、併發症多,最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時間點過遲。

許惠恒醫師指出,胰島素介入治療之時機與後續血糖達標率息息相關,台灣長期以來血糖達標率僅有約3成5左右,與美國某些地區可達5成相比,明顯較低,急需改善。因此中央健康保險署於今年5月公告之最新藥品給付規定中特別新增:「原則上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應優先使用metformin,或考慮早期開始使用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倘於使用三種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仍無法理想控制血糖者,宜考慮給予胰島素治療」。

許惠恒醫師說,最新健保局規定符合醫界治療共識,因為口服降血糖藥物有其極限,當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後,口服藥物已無法控制好血糖時,就應儘早開展胰島素治療。

口服控糖有限 應盡快搭配注射藥物

台灣胰島素治療介入較遲部分與患者錯誤之觀念有關。許惠恒醫師形容,要說服患者接受胰島素就像是革命一樣,有些患者經過9、10次的門診溝通後,還不見得能成功,是一場醫師與患者的拉鋸戰。

「這正精準地點出拓展台灣胰島素治療的困境,因為病人端的觀念需要花時間衛教開導。」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分析,常見的迷思包括誤以為胰島素會導致洗腎、發胖、會上癮或代表病情惡化等,有些患者則是因為懼怕打針的疼痛而逃避,但其實現在的胰島素注射工具已大幅改良,針頭短且細,疼痛感十分輕微。

血糖控不住 許多人以為鬼壓床

醫師提醒,血糖控制若不夠理想時,應該要積極考慮儘早使用胰島素,但有些患者只注意日間的血糖值,卻忽略夜間血糖波動尤其是降低的隱藏危機,其症狀包括夢魘、抽筋、饑餓感等,患者誤以為是鬼壓床、嘴饞,殊不知這正是血糖不穩的警訊,應紀錄症狀並與醫師討論是否有調整治療方案之必要。

事實上,台灣胰島素使用過於保守遲滯,是整體國人患者控糖績效不彰的一項重要原因。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長期觀察,台灣胰島素治療有三個『10的瓶頸』,亦即大多數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非得等到罹病10年後、糖化血色素(HbA1c)平均超過10%時,才開始使用胰島素,因而這些患者治療一年後,僅有約10%的人能成功達成控糖目標。蔡世澤指出,台灣目前胰島素使用率只有一成多,理想上應該倍增,全民才能有效控糖、避免併發症產生,因此如何儘早使用胰島素,是全面提升台灣糖尿病治療績效之重要課題,也是政府與醫界共同努力推動的目標之一。

杜思德醫師呼籲,患者應改變對於胰島素之錯誤觀念,了解胰島素對於血糖控制之助益,如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三十年,就一直以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杜思德醫師提醒患者,應確實遵循醫囑,至於照護者也要留意家中年紀大的患者,施打胰島素時是否正確,才能有效用藥,達成平穩控糖之目標。

關鍵字:血糖 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 健保給付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