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能瞭解政府在環境品質上為民眾健康把關之用心,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昨天首度以國內5項重大環境污染議題為例,實際操作如何以精密的科學儀器及創新的檢測技術,扮演柯南的角色,揪出污染元兇,讓環境污染無所遁形。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擁有獨立的國家環境檢驗大樓及多項高階精密設備,天首度以近距離的方式,介紹如何以高科技環境檢測儀器協助檢調辦理環境污染調查,其中有多項不乏頂尖且與國際同步的技術,相關主題內容包括:

一、掀開PM2.5 神秘面紗:臺灣空污話題延燒,空氣污染指標爆表事件頻傳,環保署105年12月1日實施的「空氣品質指標(AQI)」,已新增細懸浮微粒(PM2.5)作為污染物指標之一。環境檢驗所發展的即時性PM2.5成分分析技術,除可分析PM2.5組成成分外,亦可透過遠端線上處理馬上得知結果,進而分析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分析結果可作為環保署針對移動污染源及固定污染源各種改善措施之政策參考。

二、重金屬污染探索之旅:環檢所已可針對超微量重金屬分析技術的發展,可精確瞭解環境中重金屬的背景濃度及其流布。

三、民生用品中塑膠微粒知多少:鑑於國際近年關注塑膠微粒造成環境及生態危害,環保署研擬限制洗髮用品、沐浴用品、洗臉用品、香皂、牙膏等不得添加塑膠微粒的管制措施,並預定於107年起逐步管制製造、輸入及販售。

四、河水變色是誰惹的禍:河水顏色異常總讓人聯想到工廠偷排廢水,環檢所可循生物鑑識流程,以最先進的全基因檢測,篩檢河水中所有微生物,找出造成河水泛紅的元凶。

五、領航戴奧辛檢測技術再升級:戴奧辛為「世紀之毒」,而彰化戴奧辛鴨蛋等國內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媒體與民眾關切之重要議題。環境檢驗所新建的檢測技術,讓分析儀器價格從新臺幣1,200萬元降至700萬元,體積縮減成1/3,節省電力5倍以上,未來可取代現有繁複及高價的技術,成為戴奧辛食安事件檢驗之新利器。
 

關鍵字:環保署 環檢所 污染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