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8月義林部落計畫說明會。(圖/屏東林管處)


【亞太新聞網/記者戴英薇/來義報導】

臺灣第一個由跨部落狩獵者組成,並強調依循傳統狩獵文化的政府立案人民團體「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傳統文化狩獵協會」,即將於107年1月13日(六)假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集會所舉辦成立大會!


▲106年9月來義與新來義部落計畫說明會。(圖/屏東林管處)

農委會及原民會於去(106)年共同發布「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二十一條之一第一項解釋令,指出原住民在原住民族地區,除了傳統文化祭儀需求外,亦可基於自用非營利目的,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以保障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益。


▲106年10月來義鄉第一次跨部落狩獵自主管理組織籌組會議。(圖/屏東林管處)

林務局為落實「以部落為主體」的自主管理狩獵機制,自去年起全臺8個林區管理處,同步啟動進行狩獵管理示範區計畫,屏東林區管理處經過各方綜合考量下,選定來義鄉做為高屏地區第一個計畫實施地點,並與國家公園學會和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合作,積極輔導來義鄉建立自主狩獵管理組織。


▲106年11月來義鄉傳統獵文化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圖/屏東林管處)

在來義鄉竇望義鄉長率領鄉公所團隊全力協助下,經半年的努力,由全鄉各部落超過百位狩獵者組成的「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終於即將成立。

協會成立宗旨在於維繫傳統狩獵文化,並能合宜調整可獵捕利用之獵物對象與數量,使自然資源得以永續。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包含:長久以來即保有獵場區分管理共識,類似西方保護區分區(永續利用區、緩衝區與核心區)概念,保留其中禁獵區域讓野生動物得以休養生息;也仍保有多項傳統祭儀與生命禮俗,只有山豬、山羌、水鹿及台灣野山羊四種動物才能作為祭品。

例如各部落最重視的「除喪」儀式,須由狩獵者將獵獲的以上四種祭品之一送到喪家祭拜,才能完成。但現行法規中限定須在五天前申請狩獵,未能符合傳統文化需求。未來來義鄉將透過狩獵文化協會與公部門協調並申請合法且符合傳統文化需求的狩獵,狩獵者則須遵循會員大會通過的組織章程與狩獵管理公約作為自主管理的依據。

此外,協會也會要求會員如實回報獵況,透過學術單位的動物族群監測研究,適時修正與調整可狩獵的種類與數量,避免某些動物遭過度狩獵,達成野生動物族群永續的目標。

來義鄉人口達七千多人,原住民族比例佔95%以上,各部落間獵場原來多有重疊與衝突,能將不同年齡與立場的狩獵者組織起來,著實不易,近半年期間歷經超過20場次的說明與開會協調,相信協會成立後,各部落間將能有緊密的連結與協調的平台,也能與政府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夥伴關係」。

屏東林區管理處表示,未來政府的角色將逐步轉為僅協助動物族群動態監測,希望由屏東縣來義鄉開始逐步實現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的目標,也相信借重原住民傳統的山林智慧,加上現代科學化技術,能讓國有森林的自然資源及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皆能永續傳承。

關鍵字:屏東林管處 原住民狩獵者協會 來義鄉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