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居住正義論壇VII座談(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地方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6)日上午出席居住正義論壇VII,柯文哲表示,市政府持續向各界蒐集問題,每一段時間就會整理,並提出解決辦法,希望藉由居住論壇向社會大眾宣布市府對於解決居住正義的想法,也搜集各方意見,作為下一階段滾動式的改進。

針對論壇的四大主題,柯文哲提到,都市發展局所提出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加值服務行動方案》,其中包租代管部分已經上線四個月,相較其他縣市,臺北市的數量最多,佔全臺灣的八到九成,而實際執行的四個月中,副市長鄧家基也親自前往各行政區說明,並蒐集問題,所以今天來向外界報告,這四個月中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在各行政區說明會中蒐集到的問題。

針對加值服務,柯文哲表示,健康公宅開幕時,他提出了一些問題,譬如是政府應該以房客的角度來思考,租房子不會只有租一個空間,其他包含wifi、市內電話、第四台、瓦斯、冷氣以及家具,都是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應該由居住者為本位,來思考這些問題。

對於社會局在第二場提出《新世代住宅的實踐跟未來》,柯文哲表示,在蓋公共住宅時有四個任務,第一個是解決居住正義,政府現階段沒辦法讓每一個人有能力買得起房子,而且是有一定的品質;第二點則是城市美學;第三點是帶動臺灣智慧建築的產業,他表示,在智慧建築方面,雖然歐美國家比臺灣更發達,但如果在緬甸、印尼等國家推動智慧建築時,臺灣是具有優勢。

柯文哲強調,先進國家都不是亞熱帶國家,所以社會情勢和氣候跟臺灣是不一樣的,臺灣在這方面擁有know how的優勢。另外,柯文哲指出,在他任內有1萬2千戶的公宅,利用這些公宅,引進智慧電表、智慧水表、智慧瓦斯表、智慧電網、智慧保全系統等,在1萬2千戶中執行就能達到經濟規模,並拉動臺灣智慧建築的產業。

柯文哲也提到,這一個是新的社會模式,他提出青銀共居或者是老幼共榮的概念,如何現在的社會住宅中,將低底層、托嬰、托幼、活動中心,甚至是托老等引進,怎麼實踐混齡居住以及新的社會居住模式都是需要討論,所以在健康公宅,臺北市政府也開放35戶讓外界提案,針對公宅與社區的互動提出新的想法,也能利用社會住宅來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新模式,如何讓年輕人住進來,甚至讓年輕人照顧這些老人,進而抵房租,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字:台北 居住正義 公共住宅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