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塭仔庄牽罟、沙窯體驗嘗鮮趣」活動說明。(攝影/記者范家豪) 


【亞太新聞網/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

塭豐村位於屏東縣佳冬鄉的海岸邊,村民多以捕魚及養殖為生,早期因漁業資源豐富,然而並非人人都有資金可以造船,因此發展出群體拉網捕魚的「牽罟」捕魚方式,另外,先人為了填飽肚子,就地取材,直接在沙灘挖洞,利用柴火及沙子悶燒,將食物悶熟,而衍生出「沙窯」。

已連續於塭豐海邊辦理4年「牽罟、沙窯體驗活動」的屏東縣佳冬鄉塭豐社區發展協會,為讓此項珍貴的傳統文化得以宣揚,今20日上午首次移至屏縣府新聞室來舉辦活動記者會,本活動特別選在10月6日,一整天分上午及下午二場次在塭豐村的海邊沙灘,辦理「來去塭仔庄牽罟、沙窯體驗嘗鮮趣」活動,讓遊客體驗早期漁村村民捕魚吃魚的生活方式。


▲活動記者會由農業處副處長鄭永裕主持。(圖/記者范家豪)

此外,活動還有食魚教育、趣味競賽、手拋網競賽、及晚會等,活動內容豐富、精采。牽罟及沙窯的報名方式有:團體報名(可參加牽罟及沙窯活動),以10人為1組報名,收費1,500元,限30組名額(額滿為止);個別報名(只參加牽罟活動),每人收費150元,限50名名額(額滿為止),詳細活動流程及報名電話請洽08-8665373、0918111769徐小姐,或08-8668578陳小姐或徐小姐。

塭豐村就位於佳冬鄉靠台灣海峽的地區,林邊溪出海口的左岸。由於具有相當特殊的地理環境且西邊面臨台灣海峽,村民大部份以捕魚及養殖業為生。塭豐村最主要的產業為養殖漁業,大部分地區皆已開墾成魚池,其中從事經濟類魚產之養殖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十。密集分佈的漁塭養殖是村民生活經濟的主要來源,也是全國少數有經過重劃的養殖區,更有全國唯一的海水供應站。


▲與會來賓於現場示範牽罟的方式。(圖/記者范家豪)

古早有一種集眾人補魚方式〝牽罟〞,牽罟又是什麼呢?漁民搭簡易的竹筏或舢舨裝載著〝罟〞(漁網)出海撒網,圍繞成倒U字型,漁網兩翼各有一條長曳繩牽引,仰賴岸上數十位的留守人力,這些人力須在腰上「綁腰草(台語)」,以避免拉扯繩索時受傷,大夥合力將漁網拉上岸,並將漁貨分送給協助的人。


▲沙窯是先將沙挖一個大洞底部置放木柴再將食材放入。(圖/記者范家豪)

早期牽罟活動在塭豐漁村非常盛行,隨著漁業發展以及海岸線倒退,這種集合眾人之力,將漁網拖上岸的捕魚方式已不復見。直到近年來,為傳承文化,位於海邊的佳冬鄉塭豐社區,重現消失40年的〝牽罟文化〞。


▲放入食物後用沙將之淹埋後藉由沙的溫度把食物悶熟。(圖/記者范家豪)

牽罟文化是先人的智慧,然而先人還有另一項智慧〝沙窯〞。靠海邊的漁民在海岸作業或是青少年在海邊嬉戲時,為了填飽肚子所衍生另一種煮食的方法〝沙窯〞;顧名思義在沙灘上砌窯嗎?當然不是,沙怎麼砌窯,沙既然不能砌窯只好把沙挖一個大洞囉!燒柴火直到沙達到極高溫度再將灰燼鏟出,放入食物藉由沙的溫度把食物悶熟。


▲牽罟必備的工具漁網及腰草(台語)。(圖/記者范家豪)

〝牽罟、沙窯〞是早期漁民的記憶,更是現代人休憩的另一選擇,不管它是屬哪時期;塭豐社區於107年10月6日重現〝牽罟、沙窯〞的樂趣讓大家來體驗。


▲活動內容及報名方式。(圖/記者范家豪)

牽罟及沙窯活動的報名方式及連絡人員:1、團體報名(包含牽罟及沙窯),以10人為一組收費1,500元(其中300元為物品押金),限30組名額(額滿為止),並提供沙窯食材及5條腰草(牽罟用),及午餐飯湯10份。2、個別報名(牽罟),每人收費150元,限50名名額(額滿為止),並提供1條腰草及午餐飯湯1份。     

關鍵字:屏東縣 佳冬鄉 塭豐村 牽罟 沙窯體驗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