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影像顯示半月軟骨「桶柄狀」破裂。(圖╱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六十歲方先生退休後回鄉下老家,每天下田享受愜意的田園生活,但是時不時覺得膝蓋隱隱犯疼,後來膝蓋竟然僵直無法動彈,甚至無法伸直,家人以為他「卡到陰」,咸認應該去求神問卜消災解厄,經人介紹至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求診,經黃鼎鈞醫師以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膝蓋半月軟骨嚴重「桶柄形」破裂,經關節鏡半月板縫合修補手術,術後隔天便已恢復行走,無法動彈無法伸直「卡到陰」症狀完全解除。


▲模型顯示半月軟骨「桶柄狀」破裂的位置及膝關節鏡器械縫合的示意圖。(圖╱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提供)


▲黃鼎鈞醫師以模型說明半月板在膝蓋中的位置。(圖╱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提供)


▲手術室進行膝關節手術。(圖╱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提供)

方先生主述膝蓋犯疼,僵直無法動彈甚至無法伸直,彎也彎不下,有時還需要家人幫忙才能彎曲,造成他生活上極度困擾,經朋友介紹到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求診,醫師黃鼎鈞檢查安排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方先生為膝蓋半月軟骨嚴重「桶柄形」破裂,黃醫師說,半月軟骨如同水桶的把柄,有時會翻過來卡住膝蓋的活動
,有時又會翻回去恢復正常,造成患者症狀時好時壞,方先生就是典型膝蓋半月軟骨嚴重「桶柄形」破裂案例
,經關節鏡半月板縫合修補手術,術後隔天就已恢復行走,症狀幾乎完全解除。

黃鼎鈞醫師表示,每當我們做跑跳動作時,身體重量會透過膝關節傳到地面,關節中最主要承擔這些壓力的便是又稱「半月板」的半月軟骨,半月軟骨如同一個出氣筒,需承擔莫大的壓力再予以排解,隨著年紀增長或是受到運動傷害,便有可能產生破裂而疼痛,又因為半月軟骨位在膝蓋深處,病患不太容易指明位置,X光又無法呈現,需要透過核磁共振才能進行較完整的評估,稍有疏忽便易造成病患往來奔波於各大醫療院所卻無法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據統計每十人便有一人半月板損傷,超過四十歲的人半月板損傷的機會是二十歲以下的四倍。

黃鼎鈞說,半月軟骨破裂的初期只有小的裂縫,並沒有完全裂開移位,此時若及早發現,可採用增生療法以高濃度葡萄糖水或是富血小板血漿由超音波導引進行注射至裂縫,來刺激半月軟骨的增生癒合,經過數次療程後
,便能達成癒合,不需要開刀進行縫合修補。

黃醫師指出,過去沒有關節鏡時,縫補軟管得開大傷口,患者術後須躺好幾天,後來有了關節鏡,傷口雖然縮小了,但是因為關節內空間狹小,受限於器械設計限制,無法做最理想的縫合修補,還得加開額外的大傷口,如今隨著醫學進步,現在關節鏡縫合修補,只要透過一個約半公分的傷口,不但不須額外的大傷口,還可以一次縫補大範圍的破裂,方先生「桶柄形」破裂,按照以前縫補軟管得開大傷口手術,手術時間長,患者傷口大
,如今關節鏡半月板縫合修補手術,不僅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病人復原得快,使得半月板破裂已成為病人口中的小手術,關節鏡手術應用非常廣,除了半月板修補手術外,十字韌帶斷裂的重建也從原本傳統開放手術,變成以全關節鏡下重建成為主流。

關鍵字:臺大醫院竹東分院 黃鼎鈞醫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