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副院長王照元(左二)所帶領的團隊,與病患及眷屬(左三、四)出席「居家靜脈營養工作坊」。(圖/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亞太新聞網/記者廖銘瑞/高雄報導】

今(22)日是冬至,一般人歡喜吃湯圓,但對53歲的謝女士而言,卻是無福消受。她因大量腸道切除,導致營養不良,幾乎每吃必拉,最高一天拉10次肚子,體重暴瘦到24公斤,剩下骨頭的重量,身體虛弱到需人攙扶,後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醫療小組評估,接受長期居家靜脈營養照護,3個月內體重回升至35公斤,生活恢復正常。

謝女士在先生的陪同下,出席高醫舉行的「居家靜脈營養工作坊」,與來自香港及台灣各大醫院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抗瘦的心路歷程。夫妻倆再三感謝高醫副院長王照元所領導的營養醫療照護團隊,提供在宅長期照護,讓他們懂得護腸DIY,重獲幸福的家庭生活。

身高146公分的謝女士說,10年前因腹部劇痛就醫,在其他醫院被診斷出腸套疊而開刀,一年後又因感染腹膜炎,檢查出腸子破了8個洞,再動第二次刀,切掉大部分小腸,並做腸造口輔助排泄,半年後病情好轉將腸造口接回,但因腸子變短,導致吸收不良,只要一進食就拉出來,曾嚴重到一天拉10次。 由於腸子功能受損,謝女士每餐米飯只吃四分之一碗,菜也都只是二、三口,連過去愛吃的小湯圓也只能忌口,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身體暴瘦,5年前初到高醫求診時只有24公斤,瘦骨如材,走路需要他人攙扶。

所幸經營養醫療團隊的積極介入治療,接受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由體貼的另一半顏先生協助消毒注射。顏先生至今印象深刻,第一針打下去,原本氣若游絲的太太,約半小時後講話有力,「啊,有救了!」他紅著眼眶說,太太在短短3個月內就增胖到35公斤,至今體重沒有再掉,行動可以自如,就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王照元副院長表示,靜脈營養治療通常在醫院進行,對於經口或腸道無法達到營養需求的病人,提供適當靜脈營養,可維持其正常的身體機能。有些病情穩定不需住院,但仍需延續靜脈營養治療者,則可透過營養醫療小組評估,轉為居家靜脈營養醫療。

高醫營養醫療小組推展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已有20年經驗,幫助病人在家自行施打靜脈營養輸液,自行更換點滴管路及營養輸液,成效相當顯著,榮獲2013及2017年的國家品質標章認證(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SNQ),為國內首家通過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之醫院。

王照元副院長說,居家靜脈營養治療適用腸阻塞或麻痺、大量小腸切除、腸道皮膚廔管,或腸道營養吸收不良,有死亡風險的病人,可解決病患因吸收不良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及營養不良等問題;另外,病患若因癌症治療過程不舒服,食慾降低導致進食量不良,被迫中斷治療,也可用居家靜脈營養輔助營養,提高癌症治療成效。因此,居家靜脈營養對無法經腸道獲取營養的病人而言,是很重要、也是必要的治療選擇。

高醫營養醫療小組成員包括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胃腸內科、小兒科等醫師,以及護理部督導、專責護理師、藥師與營養師等,曾研發新的衛教輔助工具,減低病患緊張、害怕情緒,增加自信心,縮短住院天數,讓病人早日康復出院,擁有「腸腸久久」的生活。

關鍵字:高醫中和紀念醫院  王照元  居家靜脈營養治療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