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醫腸胃科謝主任介紹如何預防大腸癌。(攝影/記者戴英薇)


【亞太新聞網/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民國104年的數據顯示因惡性腫瘤的死亡人數高達4萬6千8百多人數,這幾年來,惡性腫瘤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且發生人數正節節上升。不僅如此,因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更是超出因心血管,腦血管與肺炎死亡人數的總合,而此可知惡性腫瘤的可怕之處。

然而,在眾多惡性腫瘤當中,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人數是最高的,根據國健局資料,在民國103年就有近2萬人被診斷大腸直腸癌。雖然第四期的大腸癌,五年存活率不到2成,然而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可以達8成以上,換句話說,只要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其實並不可怕。

屏東醫院腸胃科主任謝孟書表示,大腸癌常見的症狀包含了解便困難、解血便、腹痛、腹脹,貧血等。然後,有這些症狀的病人往往都不是大腸癌引起的,而真的罹患大腸癌的患者等到有這些症狀才就醫時,也往往都是晚期的大腸癌,而早期大腸癌通常也都沒有症狀。也因此,利用症狀與否來決定是否檢查大腸癌並不可靠。有症狀的民眾當然要就醫檢查,但沒有症狀的民眾也依舊是要接受大腸癌篩檢。在國健局政策下,提供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糞便篩檢,篩檢結果為陽性的病人,建議做大腸鏡檢查。世界各國的研究都已經紛紛證實,這樣的糞便篩檢法可以提前發現早期大腸癌,藉此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屏醫腸胃科主任謝孟書呼籲民眾定期篩檢大腸癌。(圖/記者戴英薇)

台灣本土的研究分析指出,因篩檢而診斷的大腸癌有7成患者都是2期以內,而因為症狀求診而診斷出的大腸癌患者有6成都是3期以上,由此可知,大腸癌篩檢的重要性已不可言喻。台灣在民國93年起,開始提供糞便篩檢後,目前已經證實可以減少10%的大腸癌死亡率,而且篩檢人數如果更多,可以降低更多的死亡率。

陳先生是60歲男性,不菸不酒,因為糞便篩檢陽性來門診求診,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2公分息肉,大腸鏡切除後病理證實是原位大腸癌,已切除乾淨,定期追蹤,不需要任何的手術治療。而王先生是55歲男性,因解鮮血便來門診求診,經大腸鏡發現大腸癌,檢查後已轉移,必須手術切除加上化學治療。以上的例子也說明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屏東醫院謝主任等人於座談方式介紹如何預防大腸癌。(圖/記者戴英薇)

屏東醫院院長周世華表示,台灣研究顯示,每20個糞便陽性的民眾就有一個是大腸癌,每5個糞便陽性的民眾就有一個患者有大的腺瘤,每2-3個糞便陽性的民眾就有一個小腺瘤。利用糞便檢查初步篩檢,再利用大腸鏡方式將這些病灶移除,可以大大降低大腸癌的發生,或是早期發現大腸癌。藉此呼籲民眾,有症狀要記得檢查,沒有症狀要記得篩檢,屏東醫院胃腸科:只有「胃」您,「腸」保健康。

關鍵字:屏東醫院 大腸癌 定期篩檢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