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心築藝術季長期耕耘於台灣文藝活動,特將此展覽延伸為四場文學講座。(圖/記者吳玉惠翻製)


【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6月底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展的《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域藝術時代特展》,首場講座活動搶先在24日於台南開跑。特展構想由台南「風車詩社」為出發點,首場活動選在風車詩社的故鄉-台南,別具意義。台積心築藝術季長期耕耘於台灣文藝活動,特將此展覽延伸為四場文學講座,得以讓這隱密在文學史中的奇異花朵,用全新的樣貌再次重現。

策展人之一黃亞歷導演表示:「能夠再次把風車詩社帶回台南,用建築、文學等特別的角度,對談的方式,讓更多的朋友能夠了解台灣當時代的風貌」。《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域藝術時代特展》,首度以電影結合藝術展覽的多元呈現,影像視覺、文學語言、聲響藝術,結合美術館空間相互激盪的想像體驗,追尋台灣與世界前衛藝術浪潮的接軌與創造。展覽主題將觸角引向至歐陸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脈絡,從各文藝領域視角,進入到台灣當時的社會景況。

延續特展的主題,探討台灣文學與藝術在20世紀初全球現代性與殖民性的過程,從建築、詩歌、影像和歷史等角度出發。今天的講座邀請到成大歷史系陳文松副教授及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凌宗魁老師,講述《殖民下的文明化空間與文青生活》,透過當時代的畫作與故事,重現府城風華。

接下來還有三場講座,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成大藝術中心和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合作,於5月23號下午兩點在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室的第二演講室,5月28號下午三點在成功大學台文講堂,6月8號及15號的下午兩點在臺灣文學館二樓的第一會議室等三個場地。主題分別是:《前衛詩歌的現代與當代》、《再構文學新視角—日殖時代的文學轉譯》、《摩登時代的暗夜與星叢》,特邀具有代表性的創作者,分別是印卡、黃崇凱、陳允元、陳佳琦、王浩一、蔡蕙頻。希望在承載著濃厚文化風采的台南,藉由一場場兼具歷史文化與藝術美學的對談講座,重新展現戰前台灣文化最動人的一頁。

關鍵字:國立臺灣美術館 風車詩社 台積心築藝術季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