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坔學坊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佑在(左2)和明心田緣農場老闆吳漢隆(右1)夫妻一同大合照。(圖/記者羅大祐攝)


【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新竹報導】

由農坔學坊發展協會攜手中正大學推動國內首創的「樂齡食農講師」培訓計畫,第二批受訓學員於8/31日安排前竹市香山區明心田緣農場進行場域實作課程,與會學員從親自動手產地食材上餐桌實作課程有更深層的了解且獲益匪淺。農坔學坊發展協會不僅準備展開第三批學員招收計畫,同時更評估規畫推出協會獨有設立的「樂齡x食農」示範體驗場域,作為鏈結「地方創生、青農創業」之平台,挹注經驗傳承與知識創新之活力,並打造成為食農經濟中青銀共融、共生、共享的新主體。

高齡社會來臨,影響所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政府民間單位積極推廣食農教育,為促進食農從業人員認識並因應高齡社會,農坔學坊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佑在與國立中正大學跨域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郝鳳鳴博士,共同協力舉辦樂齡食農講師(簡稱樂農師)培訓,日前(6/6)正式在新竹縣開跑,號召更多人一起加入「樂齡食農講師(樂農師)」的行列。由於新竹地區樂齡人口多年都是自竹科高科技業工作退休,在閒有餘力之際,許多樂齡長輩透過回歸自然從事友善農業養生,因此,「樂齡食農講師」計畫即受到新竹地區樂齡人口矚目。

「樂齡食農講師」培訓計畫聘請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郝鳳鳴教授與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李雅慧教授擔任講師,培訓內容包括:認識高齡社會與活躍老化、樂齡產業跨域發展與資源整合、樂齡講師專業知能、樂齡講師教案設計與教學技巧;樂農師培訓全程共60小時,包含培訓研習21小時、教案設計12小時、教學實作27小時,達到本培訓所要求之通過者,可獲得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所頒發的「樂齡食農講師」初級證書,並在取得証書一年後內,再行複訓一次,首批樂農師已於日前(8/23)在在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行頒證典禮。


▲「樂齡食農講師」培訓計畫第二批受訓學員今(8/31)日安排前竹市香山區明心田緣農場進行場域實作課程,並一同享受產地上餐桌的實作樂趣。(圖/記者羅大祐攝)

張佑在理事長指出,樂農師係指原本從事友善種植的農民,進一步了解高齡社會趨勢及樂齡教學之基本內涵與技能,並應用於友善農作產品的推廣;培訓計畫主要招募認同友善種植理念且進行友善種植者,培育他們具有樂齡教學能力,以進行友善食農之推廣與教育。至於協會評估規畫獨有設立的「樂齡x食農」示範體驗場域,主要是頒給獲得証書的樂農師所經營的農場,一旦有這個示範體驗場域名號者,即代表該農場係友善耕作且更有樂齡教學技能,與一般農場有所不同。

張佑在理事長表示,獲得認證之樂齡食農講師,在高齡社會具有指標性意義。高齡社會的人才培訓強調跨領域的連結與整合,樂齡食農講師的培訓在樂齡與食農領域開啟一個新的里程碑,除了開創跨領域資源整合之外,也幫助中高齡食農工作者發展第二專長,朝向「斜槓樂齡」的目標邁進,更可打造鏈結「地方創生、青農創業」之平台,帶動食農經濟蓬勃發展。

「高齡社會來臨,工作職涯延長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食農業者參與樂農師的培訓具有前瞻性的意義,可及早順應未來的需要。」李雅慧教授表示,透過大學專業師資的培訓,將食農產業的人員進行加值轉型為樂齡食農講師,這是高齡社會需求之下,產學成功合作的案例。


▲吳漢隆老闆親自實作火龍果菜包、火龍果花苞暨杏鮑菇湯、黃花蜜茶飲等產地上餐桌的成果。(圖/記者羅大祐攝)

取得第一批樂農師証書的明心田緣農場老闆吳漢隆表示,他曾在華邦、茂德、台灣應材等竹科多家竹科半導體廠工作,自退休後即投注心力經營農場的興趣,並在友善環境耕作投入許多心力,明心田緣採著草地自然耕養方式種植火龍果、香草植物等;樂農師培訓課程課程對他而言,不僅讓更多人接觸自然耕養、友善耕作的境,同時刺激他思考將傳統的農場經營轉型為療癒休閒農園,可以延長工作的年數,同時培訓課程的教學技巧也幫助他將專長傳承給年輕人。

這次農坔學坊發展協會特地安排第二批受訓的樂農師在明心田緣農場進行教學實作課程,並在明心田緣農場中規劃一日遊的方案,內容包括:農場生態踏趣(香草植物介紹)、採集午餐材料、手作午餐蔬食培烤餅、在地食材火龍果創意料理、金針花泡菜手作等美食及黃花蜜茶飲,並運用在地食材香草植物做調香芳療,在課程中融入樂齡期需要的營養與安全等知識,讓所有參與者同時補充體力、腦力與社會力。

「因為參加樂齡食農講師培訓,他們可以繼續工作,將他們的專長傳承給願意一起投入、一起努力的年輕人。」樂農師受訓學員同時表示,他們在食農方面都有專長,透過樂農師培訓課程,幫助他們了解高齡者的特性而設計課程,得以將食農相關的知識更有效地傳達給高齡者,也能夠與高齡者有更好的互動。


關鍵字:樂齡食農講師 農坔學坊發展協會 中正大學 明心田緣農場 產地上餐桌 食農經濟 地方創生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