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利用居家訪視時,業務負責人蔡清源(右5)帶領機構同仁與志工,前往杉林大愛園區進行長照宣導與交流。(圖/慈濟提供)


【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高雄杉林區大愛里老年人口超過六百人,杉林區老人人口達2693人,佔該區域總人口22.3%,屬於超高齡社區。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利用居家訪視時,業務負責人蔡清源帶領機構同仁與志工,前往大愛里進行長照宣導與交流,聽取在地需求,共同討論以在地培力創造就業機會、據點轉型巷弄長照站、社區複合型照護的三合一照顧體系,落實社區推展預防及延緩失能,提供居家醫療、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居家/社區復能、居家喘息、居家服務、營養照護、困擾行為照護、臥床或長期活動受限照護等八大類長者照顧服務,不讓小病拖成大病。


▲慈濟支持偏鄉自主服務,大愛生態社區關懷協會總幹事白莉娜(左4)表示,大愛里除了送餐服務,協會也關心長輩們的健康,但偏鄉醫療資源不若都會區,慢性病患若須定期回診,就醫過程耗時又傷財。(圖/慈濟提供)

社區裡的環保教育站是老人家的教室,慈濟大愛樂齡學堂書法、國畫和陶藝班,阿公阿嬤各個神情專注,學員白義五是位退休教授,財經專長的他經常舉辦大型國際論壇,長期壓力加上過於勞累,突然腦中風倒地,病後客居大愛園區,與左鄰右舍走出家門在樂齡學堂沉潛書畫療病養生,另一頭學堂最年長者的89歲李順發在自家廚房裡準備待會的午餐。白義五與李順發異口同聲說,和同學們一起吃飯,飯菜都香了。


▲杉林區公所提出全人照護偏鄉實際長照需要,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允諾培力與照護將同步社區化,讓長照能夠在地永續發展,並結合社區與慈濟資源規劃設置長照資源服務平台。左1杉林區長劉德旺、左2大愛里里長陳木源。(圖/慈濟提供)

全台有65個偏遠鄉鎮,大部分地區老年人口占比逾兩成,卻因青壯年人口外移及交通不便,住在偏遠地區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平常飲食採購不易。慈濟支持偏鄉自主服務,大愛生態社區關懷協會因此透過送餐服務,將日常飲食,以及生活必需品送進長輩家中。總幹事白莉娜表示,大愛里除了送餐服務,協會也關心長輩們的健康,但偏鄉醫療資源不若都會區,慢性病患若須定期回診,就醫過程耗時又傷財。

高姓阿嬤近年來雙耳重聽,雙腳不良於行,有輕微失智傾向,但家屬照料期間常有管線脫落及照護上問題,加上出門看病總要大費周章。大愛里里長陳木源說,杉林區的醫療機構,僅有衛生所和少數小診所,看病有時比生病還折騰,加上無法提供連續性的照護需求,失能失智長輩只到都會區接受照顧。

高雄山區幅員遼闊,很多地方的交通往來不是班次少,就是要轉乘,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為了讓這些不方便出門就診的長者與病患可以在家中接受照護,進一步結合社區與慈濟資源組成「社區複合型照護」團隊,主動走入偏鄉提供完整且持續的居家醫療照護。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對於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就醫的病患,將著手規劃依偏鄉實際醫療需要,提供連續性居家醫療與全人照護。

只是,偏鄉的長照資源建置還是面臨不少困難。杉林區區長劉德旺表示,有些偏鄉長輩無法負擔長照自付額,寧可捨棄服務,把自己的國民年金拿來補貼給家用,類似狀況屢見不鮮,目前偏鄉長照幾乎都是專案型計畫,通常計畫結束,工作人員也會撤離。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允諾培力與照護將同步社區化,居服、照管人才培育留任,讓長照能夠在地永續發展,並規劃設置長照資源服務平台,就需求量極大的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等專業醫護人員強化照服專業技能,才符合偏鄉需求。

慈濟慈善工作隨著社會高齡化與多元化而有不同形態,從銀髮照護提升到精神的充實,慈濟在現代社會中提倡復古,去年3月起,慈濟基金會在全國各靜思堂、環保站、靜思書軒等,依其規模、運作內容等,結合政府長照2.0政策,依法申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複合型服務中心、巷弄長照站,長照連結慈善資源,志工與專業團隊平時深入社區敦親睦鄰,除了居家照護,並針對不同需要投入修繕老屋庇護獨居長者,助學扶植社會棟樑、長期救援照顧家庭。慈濟從花蓮起源擴及全台,每月照顧近兩萬三千戶,達六萬人的弱勢家庭,全方位守護長者與弱勢家庭。

關鍵字:高雄杉林區大愛里 慈濟高雄居家長照機構 杉林區長劉德旺 大愛里里長陳木源 大愛生態社區關懷協會總幹事白莉娜 業務負責人蔡清源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