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詹仁豪醫師。(圖/記者吳玉惠翻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台南報導】

惡性腫瘤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第四期癌症患者中,以腹內癌症患者腹膜轉移的治療最為棘手,平均存活僅剩約1-2年。目前腹膜轉移出現新的治療方式:「腫瘤減積手術」(CRS)加上「腹腔溫熱化學治療」(HIPEC),其治療結果獲得提升。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詹仁豪醫師指出,此一療法是以熱療與化療協同作用的原理,利用腫瘤細胞的低耐熱特性,高溫可破壞腫瘤細胞膜及增加其通透性,再讓化療藥劑直接進入殺死腫瘤細胞,以達到最好手術目的。

詹仁豪醫師表示,經過「腫瘤減積手術」加上「腹腔溫熱化學治療」的患者目前平均存活率時間可以達到2~3年,比起過去單純化療是有進步。不過,詹仁豪醫師指出,這類型手術併發症比率相對較高,包括:肺炎、感染、術後腸阻塞、出血、消化道吻合處滲漏、膿瘍、消化道瘻管、傷口癒合不良、肋膜積水、白血球降低、貧血、血小板降低,以及化療藥物對心肝腎的毒性引致功能損害等。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約為20%,死亡率約為5%。所以要相當的小心。

詹仁豪醫師指出,傳統化學治療是將藥物注射進血管,再經由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但是,化療藥物穿透到腹膜的濃度相當低,腹膜轉移患者很難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提高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又會帶來巨大的藥物毒性及副作用。所以傳統上治療腹膜轉移的第四期患者常常陷入兩難。

詹仁豪醫師進一步指出,腹膜轉移第四期患者因腹膜上有癌細胞,常有腹水狀況,嚴重者癌細胞附著在腸道表面,也影響腸道蠕動的功能,患者因此常有消化或吸收不良的狀況,體力也日漸虛弱不堪負荷標準的化學治療。這類病人又對靜脈注射化療的反應不佳,被認為接受手術也無益預後,以往多只能接受緩和治療。

詹仁豪醫師說,新療法是先以「腫瘤減積手術」儘可能切除一切肉眼可見的原發腫瘤、腹膜轉移腫瘤,在廓清後,施行以加溫至42~43℃的化療藥劑在腹腔內循環灌洗的「腹腔溫熱化學治療」,利用高溫的物理傷害及化療藥劑的毒性殺死可能殘存或游離的腫瘤細胞,以達治療的目的與效果。

目前建議新療法用在大腸直腸癌、闌尾癌、卵巢癌、胃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間皮癌,且腹膜癌症指數(PCI)最好在15分以下的病人,可以接受手術;而在手術後仍需要持續的化學治療,配合溫熱療法合併其他治療方式,有助於提升對於腫瘤細胞的治療結果。

關鍵字:惡性腫瘤 國人十大死因 腹膜轉移第四期患者 腫瘤減積手術 腹腔溫熱化學治療 詹仁豪醫師 成大醫院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