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鋏危害動物斷肢,成為三腳狗。(圖/南投動保人士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何秀菁/南投報導】

3月1日起禁止使用獸鋏或山豬吊捕捉動物,違者可處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致動物重傷或死亡者,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南投縣府呼籲民眾勿使用,以免受罰。

早期獸鋏取得方便,不少人在香蕉園、農園區旁設置陷阱防止農作物遭老鼠、山豬或野生動物侵擾,因頻繁發生犬貓誤踏獸鋏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自民國100年起動物保護法已規定禁止製造、販賣、陳列及使用捕獸鋏。然而,近幾年使用套索式陷阱來捕捉動物之現象有增加的趨勢,此種製作購買方便、材料便宜的套索式陷阱即俗稱「山豬吊」,於第一時間雖不會傷害到誤中陷阱之犬貓、野生動物甚至保育類動物,但動物為掙扎逃生可能扯斷或自行咬斷肢體,或因長時間無飲水、食物而活活被餓死。因類似案件頻傳,動保團體呼籲應禁用「山豬吊」。


▲近年來使用套索式陷阱「山豬吊」來捕捉動物有增加的趨勢,造成重大傷害。(圖/南投動保人士提供)

農委會109年2月11日依據《動物保護法》第14-1條第1項第7款規定,公告自109年3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金屬材質的套索陷阱(意指含金屬材質繩索並以彈簧續壓式裝置,束綁動物肢體的捕捉工具)捕捉動物,即不得使用「山豬吊」。即日起非法使用獸鋏或山豬吊捕捉動物,依動物保護法第30條規定可處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

同法第6條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若因使用獸鋏或山豬吊致動物重傷或死亡者,依同法第25條規定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但若為獵捕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或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之非保育類動物,或是為保障原住民文化及祭儀傳統,符合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或第21-1條規定者,則不在此限。若有相關問題,可洽詢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電話:2222542轉接保護課。

關鍵字:獸鋏 山豬吊 捕捉動物 虐待動物 農委會 動物保護法 獵捕 南投縣府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