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打狗鳳邑文學獎頒獎,帶領讀者徜徉於字游之海。(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唐孝齊/高雄報導

「2021打狗鳳邑文學獎頒獎典禮」於11月21日午後在高雄文學館歡欣舉辦,陳其邁市長出席頒獎典禮,親自頒獎給文學獎得主,鼓勵創作者。本次得獎作品主題涵括個人內心潛意識,到台灣開墾史上的械鬥及強權統治,更擴展到國際議題關懷,由高雄出發卻不限於在地,顯現出高雄身為海港及熱帶城市的南方氣度。

市長陳其邁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衝擊人們生活模式,然而創作的靈魂未因疫情而削減,反而促使創作者潛心專注書寫,收件總數達803件,突破歷年紀錄,是這十年來收件數最多的一屆,可見在疫情嚴峻下,台灣文壇更能爆發出充沛的創作能量,讓苦悶的心靈因文學而釋放。而今年得獎作品有多篇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充分展現女性在時代洪流中所散發的堅韌力量,得獎作品題材亦有跨出台灣,視野擴及國際事件,敘述緬甸民主運動中犧牲的19歲少女,顯現打狗鳳邑文學獎多元寬闊的南方氣度。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代表評審團致詞時表示,今年得獎作品有多篇女性故事,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為不同,但呈現的是現代女性的群像:困頓於傳統與追求自我之間,或個人內在的不斷觀看、尋找自己的聲音,或對社會懷有大愛勇敢犧牲自我。讀者在讀故事的過程也體驗了社會體系中的個人價值觀、家庭生活、社會經濟面、政治面等。所以豐富的作品不會是單一的呈現面向,它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給讀者。今年的得獎作品正可提供讀者豐富的思考空間。

典禮現場由新詩及臺語新詩高雄獎得主朗讀自己的獲獎作品,讓現場來賓聆賞詩的韻律之美,四位高雄獎得主一同分享創作心得,最後以大合照留影畫下完美的句點。今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收件數共803件,參加者年紀從13歲至81歲,涵括各年齡層,並有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等國來稿參賽。評審委員們認為今年參賽作品不但量多且質高,題材豐富多元,又具強烈的南方特色,形成一種不同於其他文學獎的「氣口」。

本屆小說組的海外來件傳達了異地的生活觀與人文景象,台灣本地的作品,則以多元題材呈現許多生活面向的經驗,為讀者開啟人生經驗的視野。高雄獎作品〈舊巷女人〉通過一條「舊巷」,成功交織了外婆、母親到女兒三代女人的故事,雖然各自都面臨到人生的困境,卻也展現出母女相濡以沫的堅韌生命力。尤其以簡單的三言兩語的對話,就成功寫活了人物的性格,自然真切而動人,獲得評審青睞奪得小說高雄奬。散文組最能反映現實,每一篇文章都是時代的切片或生活的縮影,各自的人生故事有各自的精彩,無論是處理私人記憶或集體記憶,皆以充滿誠意的素樸而純真的文字觸動人心。高雄獎作品〈聽說,冰箱裡有光〉的作者善於自嘲,以幽默語調刻劃肥胖者處境顯得游刃有餘,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冷場,但在作者輕鬆筆調下,寫出了社會現實,關於偏差的表象價值觀,以及宿命意識下翻不了身的巨大悲傷。

新詩組是近年來看到最多優秀作品的徵件,不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而且大都在水準之上,質與量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高雄書寫的作品最多,而且視角多元,生動呈現了高雄風貌的多采多姿。高雄獎作品〈街貓生存法則〉用深刻細膩的觀察描寫貓和人的生活與情境,區別街貓和家貓的不同,雖然是寫貓,但背後更想談論人生哲學。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代表評審團致詞時表示,今年得獎作品有多篇女性故事。(圖/文化局提供)

臺語新詩組今年也有亮眼的表現,不但收件數是同類型獎項中最高的,參賽者的臺文使用也皆十分純熟,參賽題材豐富多元,已成為臺語詩發展的指標。高雄獎作品〈龍船花的春天——寫予鄧家希〉,內容豐富題材具國際性,詩句口語化又富含音樂性,呈現出詩人的關懷,對國際社會的思考與人權的關心,更有點史詩的氣魄,在苦難之後迎向正面的未來。延續歷年邀請藝術家創作獎座的精神,本屆文學獎獎座由雕塑家吳寬瀛先生以其獨特的幾何風格打造,用立方體及長方形構築出五邊形的花朵,呈現出妙筆生花、文思泉湧的意象,以彰顯得獎者的優秀文采。

本屆所有得獎作品集結為《2021打狗鳳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民眾可至全台各大書店及博客來網路書店購買,或於高雄市立圖書館各分館借閱。

關鍵字:市長陳其邁 文化局 2021 打狗鳳邑文學獎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執行長素芬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