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術前頸椎核磁共振影像顯示第一頸椎處脊髓受壓迫(詳箭頭處)。(圖/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今年48歲的洪先生一次穿脫上衣時,頸部突然發出「啵」的一聲,隨後感覺到肩頸酸痛,雙上肢感覺異常,起初以為肌肉拉傷,到復健科診所接受復健治療,不僅遲遲未見療效且症狀更為痠痛,還出現下肢無力症狀,於是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經詳細神經學及影像檢查,診斷是第一節/第二節高位頸椎脫位,造成脊髓被壓迫,導致一系列症狀,經過高位頸椎後減壓,後固定及骨融合手術之後,洪先生恢復良好,症狀已大幅改善。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高階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圖/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提供) 

新竹臺大分院神經外科陳蔚蔚醫師表示,第一節/第二節高位頸椎脫位屬於不穩定脊椎狀態,除了脊髓被壓迫對神經造成短暫傷害,甚至有可能造成長期的神經損傷。

陳蔚蔚醫師說,第一節/第二節高位頸椎脫位症狀輕只有肩頸酸痛,上肢發麻,嚴重則會導致四肢癱瘓,大小便困難,甚至造成呼吸衰竭,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等,因此建議病人盡早手術處理。

陳醫師指出,造成第一節/第二節高位頸椎脫位的原因多樣,除了創傷,還有先天性疾病因素,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其中風濕關節炎病患更是高位頸椎脫位的高風險族群,醫學統計上有接近三成的機率會侵襲頸椎第一、二節的關節及韌帶,逐漸造成不穩定性的脫位及神經壓迫,部份病患在受傷初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上述洪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剛開始只有肩頸酸痛,上肢發麻,復健無效,症狀加劇,出現下肢無力,才驚覺不對勁。萬一被忽略,未正確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接受手術治療,後果可能不堪想像。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已啟用的高階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 ,針對難度較高的脊椎手術,可進行術中電腦斷層掃描及定位,搭配先進的3D影像整合平台,能讓醫師們在精準的數位影像導引下,提升手術的精確度及病人的安全,上述病例便是採用高階複合式手術室內接受高位頸椎手術(第一頸椎後減壓併第一/第二頸椎後固定及骨融合手術),是將原來脫位頸椎復位,利用釘子及自體骨作內固定,達到穏定頸椎的療效。

關鍵字:新竹臺大分院 神經外科陳蔚蔚醫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