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盛任秘書長與飯桌蔬食料理餐廳張玲玲主廚示範低碳蔬食料理。 (圖/記者蔣彤雲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與新竹市一貫道協會為推廣低碳蔬食「吃在地、食當令」,今(23)日在樹林頭公園,舉行低碳蔬食環境教育活動,有20攤60種特色蔬食料理、環保闖關遊戲等,讓民眾大飽口福、增加環保常識,代理市長陳章賢感謝現場2,000人響應低碳蔬食,一起用「吃」這個最簡單的方法,響應淨零碳排從飲食開始,落實健康與環保的行動,達到減碳愛地球。

「吃在地食當令」就是「食用在地、當季盛產的食材」,來減少採購的移動,也減少人員不必要移動,不僅達到節能減碳,也是防疫的好方法之一,一來可以有效落實低里程減碳環保,二來更能順應大自然的節奏,享受安心的蔬果,「蔬食」不僅可提升對抗疫情的免疫力外,亦可降低碳排放,更有助於對抗地球暖化,是兼具健康與環保的雙贏行動,同時達到聯合國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

環保局代理局長洪明仕說,近年來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正在加劇地球的氣候異常,並逐漸影響生活與環境,多吃蔬果對健康和環境都大有助益,民眾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例如1.避免過度依賴進口食材。2.購買當季、在地食材。3.吃多少買多少,別把冰箱塞太滿。4.減少外帶外送。5.多使用環保餐具。6.減少加工品,盡量吃原型食物等。

洪明仕表示,除了飲食之外,平時消費盡量選擇當季、在地產品,減少運輸及存放時所需的能源,購買物品時
,以多次使用為原則,例如:以重複使用的容器取代一次性塑膠包裝,來減少資源消耗及背後的環境成本,並實踐無塑生活、少用一次性的塑膠(餐具)製品,即可減少抽取石油和製造塑膠所需耗費的資源,能有效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現場特別邀請飯桌蔬食料理餐廳主廚張玲玲與江盛任秘書長、洪明仕代理局長一起示範「韓式雜菜冬粉、太極爽脆」兩道蔬食料理,教導民眾製作更多元營養的蔬食,活動設置20個蔬食攤位,包含60種以上特色料理(米食、滷味、水果、炸物、甜點、飲品等)及族群(客家、新住民)蔬食菜色,有豐富創意且美味可口,還有環境衛生、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等環保闖關活動,過關者可獲50元蔬食品嚐券。

活動現場特別設置環保餐具借用攤位,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歸還餐具可獲得水晶肥皂1份,另為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盛裝,環保局加碼贈送精美禮品1組,不論「借用」或「自備」環保餐具,都是支持「全民綠生活」的環保模範生,用源頭減量的實際行動帶動減碳愛地球。

關鍵字:低碳蔬食 吃在地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